就在這時,手機震動了一下,掏出手機掃了一眼屏幕,是老媽發來的信息。
老媽:“我的心語賬號密碼丟了,怎么找回來啊?”
現在她用的是微訊,給陳耀發的消息,自從兒子開發了一個新的社交軟件,她也開始用心語。
可不知怎么的,密碼忘了怎么也登錄不上。
陳耀一邊吃著飯,用腦控回復消息。
“你按照提示,重新設置密碼就行了。”
老媽:“不會啊,兒子,你是互聯網公司的老板,你給我改改不就行了嗎?”
陳耀:“……”
真當以為互聯網公司老板就可以為所欲為了,用戶的密碼,老板都沒權限查看啊。
黑馬王子:“你打電話給客服,待會兒我跟客服說一下,給你弄好它。”
雖然不是和最好的辦法,目前也只能這樣了。
年紀大的人,對密碼啊,安全防護之類的東西,往往是寶固定的。
陳耀略微想了想,要么,做一個革命性的驗證方式?
“我突然有一個想法,關于心語下一個版本的升級?”
周圍的工程師紛紛朝著他看過去:“大佬,你有什么想法了啊?”
陳耀在自己的手機屏幕,打上五個字。
腦電波識別!
在座的工程師看一眼,便知道這是什么了?
為了解決安全驗證,全世界科學家發明了許多生物識別技術。
例如指紋。
只不過,指紋可不是萬能的,手指臟了、出汗等等都會識別失敗。
然后,又發明了人臉識別。
根據人臉的面部特征信息,以數字化的方式存儲起來然后識別,只是,它也不是絕對安全。
無數的紅外線投射在人臉,形成一個3D建模,這種技術,理論上講也是可以被破解的。
還有一種就是聲音鎖,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不一樣,通過這種識別方式也可以用來做驗證,但弊端也非常多。
識別準確率低,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聲音干擾。
不管是人臉識別,指紋識別,聲音識別,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點,都是外露的。
一旦面部信息、聲音信息,指紋信息被采集,被壞人非法利用,后果可以很嚴重。
所以,為什么這些生物識別不能完全代替密碼的原因,許多APP依舊需要用戶輸入密碼登錄。
然而,腦電波驗證,就是一種革命性的密碼技術!
腦電波是一種意念,信息存儲在自己的腦袋里面,他人看不到,也破解不了,讓軟件準確識別主人的身份。
腦電波識別,是一種劃時代的生物識別技術。
韓雨欣問道:“師兄你的意思是,下個版本,我們做腦電波識別?”
“對。”陳耀打了個響指:“讓密碼徹底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