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轉了一圈,林雨涵買了一些水果零食,感嘆日國的西瓜真貴,105元一個。
大概11點的時間回到酒店。
陳耀躺在床上,翻開書籍,這是英文版的《我的流浪地球3》,看起來的感覺也有點不一樣。
金潮出版社花了三個月才將它翻譯成功,做書籍的翻譯挺耗時,也很繁瑣。
陳耀心想,公司那邊是不是該推出翻譯軟件了,用強大的人工智能引擎,做自動翻譯會更加簡單。
還可以將一款最強大的翻譯耳機做出來,改變世界的溝通方式。
想著想著,眼皮子開始睜不開,倒在床上閉上雙眼。
一夜無夢到清晨,爬起身洗漱之后來到三樓吃完早餐,隨后,和羅坤來到了四樓,參加一場小說版權交易會。
科幻小說版權交易會,同樣是世界科幻協會舉辦,來自全球各地的科幻作家都有機會和影視公司見面,談判版權出售的事情。
當然,通常主動權不在作家這邊,只有影視公司找上來了,才有交易成功的可能。
雖然雨果獎的頒獎禮今晚才開始,但影視公司已經開始跟作家接觸,將版權買下來。
那些能進入提名名單的小說,都有很大的IP價值。
經過安檢,陳耀、和編輯羅坤走進大廳,同一時間,一個紅色頭發的年輕人進場。
他比陳耀還要矚目,一進場就立刻引來了大廳所有人的目光,眾人紛紛跟他打招呼。
從他們的稱呼,陳耀聽出來了,這個紅色頭發的年輕人,就是《建造星球》的作家羅哈斯。
羅坤道:“他是上一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的獲獎者,在科幻界他的名氣遠在你之上,這一屆的雨果獎,他未免的可能性很大。”
雖然編輯站在陳耀這邊,但不得不承認這個對手的實力相當的恐怖。
不管他在華夏多么受歡迎,有多少光環,在海外,他的確比不上羅哈斯,這是事實。
彼此的名氣差距,也反映在了書城的銷售上,羅哈斯的書籍銷量是他的1.5倍,排名也在他前面。
如果按照書籍的銷量來算,那陳耀參加雨果獎,輸定了。
還好的是,雨果獎的提名評選,是由世界科幻協會的會員投票決定的,銷量數據只是其中一個指標。
《火星求生》的版權早就有國外的影視公司看中,羅坤帶著陳耀走進一個小房間。
桌子前面端坐著一個白人男子,他正微笑著看過來:“陳,歡迎你的到來。”
羅坤介紹道:“這位是來自黑森林影視公司的副總,名叫伊洛夫。”
陳耀簡單地跟他打了個招呼,絲毫不怯場在他對面坐下,論身份級別絲毫不弱給他。
吩咐身邊的工作人員地上一杯咖啡,很快那個金發洋妞將一杯藍山擺放在陳耀面前。
黑森林影視同樣來自米國的好萊塢,拍過好幾部熱銷到全球的頂級大作。
在業界雖然比不上華納兄弟、迪士尼,但實力也是相當強悍的。
伊洛夫輕輕搖晃著咖啡杯,說道:“我很看好《火星求生》的影視改編,有意將它買下。”
只要價格合適,賣出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反正陳耀腦海里裝著無數的優質資源,也不差這一部。
抿了一口咖啡,陳耀說道:“開個價吧,你愿意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