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之亂對秦國來說,算是一件好事。
不過秦國卻沒有趁虛而入,出兵攻打燕國,原因,還是因為燕國太過偏遠了。倒是如今韓國已滅,秦國東出的門戶已經打開了,可以開始對下一個國家的征伐了。
自覆滅韓國,令得曾經的天下七國變成了六國。
秦國,就像是開了一個好頭一般,無論是舉國上下的戰意、士氣,皆是積攢到了極致。這一年,趙國大旱,秦國得知此消息,在才進行了一次滅國之戰后,卻是未曾休養生息太久,再度遣兵,對趙國展開了大規模進攻。
一時之間,天下烽煙四起!
秦國自孝文、莊襄二王以來……蟄伏了整整數十年,終于,在當代秦王嬴政手中,再度向整個天下,顯露出了自己的野心。
先滅韓國,又攻趙國。
恍惚之中,某些上個時代殘留的老人們不禁想起了當年那位人屠白起還活著的時候,那個時候,秦國的王,還是那位秦昭王嬴稷,那個時候的秦國,也是如此刻這般,攻伐列國,鯨吞蠶食。
只是,他們決然不會料到,如今的秦國,未來做的,卻是比秦昭王時代更為徹底。
秦昭王尚且留了六國國祚,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心有余而力不足。可嬴政,卻是心有余而力有足,他準備徹徹底底的覆滅六國,君臨四海,使天下定于“一”!
然而趙國,卻并不是那么好滅的。
只因趙國有一位武安君李牧。
早先樊於期領十萬大軍攻趙,就是敗于趙國武安君李牧之手,如今,想要覆滅趙國,擋在秦國面前最棘手的敵人就是李牧。
縱然秦國也有著王翦這等名將。
但對于想要覆滅天下諸國,建立一個前所未有國度的秦國來說,卻并不想和趙國來打上一場持久戰。
于是,某些見不得人的陰謀,在黑暗之中被醞釀而出。
……
趙國都城邯鄲,相國府。
忙碌了一天的郭開,此刻卻是依舊坐在桌案之前,處理著成堆的政務。
自秦國滅韓以來,原本緩和了一陣子的秦趙兩國的爭端又重新生起。若非有李牧坐鎮,趙國北方的重鎮番吾,早已被秦國趁虛攻破了。
秦趙關系緊張,也令趙王每日都處在憂心忡忡之中。終于,日思夜想之下,原本就因為縱情酒色導致身虛體弱的趙王,也是病倒了。
如今,趙國內,一應事物,無論大小,具皆落在了相國郭開的手中。
一時間,郭開可謂是成為了自趙王以下,整個邯鄲城之中,最有權勢之人。
然而,掌握了趙國權柄,實現了自己目的的郭開,卻是沒有一絲的喜悅之情。因為,在北方,依舊有著一人,可以獨壓他一頭。
那個人,就是武安君李牧。
雖然郭開也知道,若想要保住趙國,保住他郭開如今得之不易的一切,就必須要盡全力幫助李牧,守住趙國的這最后一點基業,但他的心中,總歸還是有些不甘的。
尤其是趙國之人,只知武安君李牧,而不知他相國郭開,甚至還有人污蔑他為佞臣,這讓郭開無法忍受。
案桌之前,郭開正在緩慢的處理著政務。
“相國大人,相國大人?”
屋外,響起了家仆的呼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