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啟,秦之右相,當朝封君,更是王族的外戚,身份可謂是尊貴到了極致。
這樣一個人突然被打上謀逆的罪名之時,秦國朝野上下所有人都為之震驚。
自然有人忍不住的在朝會之上向著秦王詢問了起來,秦王如何確定昌平君謀逆,可有證據?
嬴政也沒有隱瞞,直言他在從燕丹處知曉的。
昔年燕丹遣人刺殺于他一事的背后,就有熊啟的手筆!
關于秦王派人秘密擒住了燕王燕丹一事,近段時間秦國諸多大臣們也是知曉了,他們只能感嘆王上神通廣大、算無遺策,連那位逃亡在外的燕王都被生擒了。
此番又聞嬴政之言,他們又不禁悚然一驚。
他們未曾料到,燕丹昔年刺殺王上一事的背后,竟然有著昌平君的手筆。
轉念,他們又想到了一些細節之處。
當初刺客能夠瞞過搜查,將一柄劍帶入咸陽宮中,本身就有些不可思議。
當時就曾懷疑過刺客在朝中有內應。
后來經過影密衛和羅網的調查,卻是什么都沒有查出來。
若昌平君真的是燕丹的同黨,那名內應,或許正是他。
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認可昌平君謀逆的說法,對方畢竟是秦國右相,且風評極好,自然也有著不少擁躉之人。
他們當即在朝堂之上進行了反駁。
言稱這只是燕丹的片面之詞,他有可能是因為身陷絕境,所以有意拖昌平君下水,意欲在秦國之內制造內亂。
這種猜測不無可能。
起先嬴政也抱著一絲僥幸這般想過,然而事實卻是那般殘酷。
“你們恐怕還不知道吧!在寡人派人前去請熊啟入宮對質之前,他已經先一步畏罪潛逃了!”
嬴政悄無聲息的又爆出了一個猛料。
“什么?!”
諸多大臣們又是一驚,那些為昌平君熊啟辯解的人也是驀然閉上了嘴巴。
如果熊啟沒有問題的話,他豈會畏罪潛逃?
至于說昌平君身份尊貴?他的身份再尊貴也比不過當初的長安君成蟜,那可是王上的親生弟弟,論及身份,不知道要比昌平君尊貴多少。
在一場朝會之后,昌平君謀逆一事已經作蓋棺論了!
唯一讓不少大臣們惋惜的是,昌平君這個叛徒見狀不妙,竟然先一步逃了,一想到這個叛徒至今還活著,他們就渾身不自在。
不過這些不自在,在數日之后又消弭了一些。
他們在宮門之前,目睹了一場對燕王燕丹的處刑。
車裂!
乃是當之無愧的酷刑,昔年商鞅就是被處以車裂之刑,但他是在死后,將他的尸體進行車裂,其目的也是為了收攏那些當年被商鞅所得罪的秦國貴族的人心,給他們一個交代罷了。
除此之外,還有吳起、蘇秦皆被處以車裂之刑,但他們也都是在死后車裂他們的尸體。
而對于燕丹,嬴政想要讓他痛苦的死去,所選擇的是在他活著的時候就進行車裂。
當死刑執行之時,哪怕燕丹已經認命了,但身體上的痛楚依舊是讓他忍不住的哀嚎了出來,這聲音凄慘,讓那些觀刑之人都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慘,實在太慘了!
有的人甚至還嘔吐了起來,這場面實在太過血腥和殘忍了。
其中就有不少人中途就退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