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驚動宮闈的消息,自然最先傳到長門宮,王皇后正在看宮娥們給三公主做衣裳,外頭就進來人告訴了她此事。
“啟稟娘娘,官家下旨,您身子已然大好,今年的親谷禮,照舊還是由您操辦。”小內監垂頭而立。
王皇后眼眸一亮,只是道:“知道了。”
但是小內監并沒有退下,還是站在原地,王皇后只道奇怪,遂問道:“還有別的事兒?”
“官家頒旨,讓二公主搬到昭陽殿去住,不必再回英和宮了。”
王皇后一愣,不禁冷笑了一聲,好啊,真是好手段,沈群梅,還真是我小瞧了你。她旋即抬頭,笑著看向小內監,“去吧,自己領五十大板,以后不用近前伺候了。”
小內監冷汗濕透了衣衫,他心里只道,還好只是五十大板。要知道,上一個稟事的太監說錯了話,立時絞殺。他千恩萬謝地磕了一個頭,退了出去。
“娘娘,可是有什么不對?”一身量打扮與其他人具不相同的宮娥走上前來,躬身問道。
“巧萃,你說,沈群梅是用了什么法子,讓官家把二公主交給了她?”王皇后凝眉思量。
巧萃眼珠一轉,方道:“應該不會吧,官家的心意,誰能左右。”
王皇后微微搖頭,“不對,她自知親谷禮她沒可能再主持,所以故意跑到官家面前去問親谷禮的事兒,就是為了讓官家親口說出,不能再由她操持這句話,如此一來,官家礙著沈可人的面子,也要給她補回來,有失有得,才是御下之道,而這個節骨眼……”說到此處,王皇后粲然一笑,恍然大悟。
她旋即看向巧萃,輕輕道:“尤濟事一黨尚未徹底連根拔除,英和宮尹南天的兄長尹出云早就被官家懷疑,如此一來,依照官家的性子,自然要給二公主找一個合適的養母,嘶,她好大膽。”
最后一句話,是夸,也是罵。
巧萃自然也聽出端倪,緊接著道:“娘娘,那咱們怎么辦?”
王皇后看了看正在做衣裳的宮娥,溫和道:“無妨,養個閨女,深宮寂寞久了,她生不出孩子,如何幫她兄長立足,你待會去尋同樣的布料,再多找些能賞賜的東西,送去昭陽殿,禮數上不能差。”
“奴明白了。”
說到這兒,王皇后心里一沉,又道:“馬上就是親谷禮了,你替本宮去請示一下官家,本宮今年想辦一個谷節文章會,讓東都的青年才俊都參加,也算是給社稷增添朝氣。”
“是,奴這就去辦。”
“皇后說的?”皇帝看著大責太監問道。
“是皇后身邊的巧萃來稟報的,她人還在外頭等您的批示。”大責太監指了指殿外。
皇帝順著他的手看了看,方道:“這是個好事兒,皇后費心了,只不過文章會要辦,肯定要邀請一些有名的才俊,你去通傳長門宮,文章會,可以辦,但是需擬定名單,見了名單,朕才能頒旨。”
“是。”
“等等。”皇帝一頓,大責太監立時定住,忙回頭問道:“官家還有什么吩咐?”
皇帝思量許久,最終只是擺了擺頭,低眼道:“詔令文司,傳朕口諭,命文嗣院、御照司同擬名冊,這樣的小事就不必勞煩皇后了。”
大責太監何等老辣,不過眨眼功夫便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只得稱是退下。
旨意傳到長門宮,王皇后心里也懂得皇帝是怕自己在這名冊上動手腳而已。文章會一事,干系大魏的才子盛名,就算這名冊不由她做主,料想文司上下也都該明白,誰的名字應該出現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