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這話,官南慧的心一緊,頓覺有些尷尬。高青齡根本不想多聽她再說一句,也不知道怎的,她就是討厭那些人在結局未定之前就開始說勝負。有的時候,勢力雖有,但運氣更重要。她尚不知道這個羅明的底子,但是她也絕不會因為一個人不出名,就從一開始否認他。做人,需要出乎意料。
轉過角門,她進了帝子臺,一旁的侍衛都沒有攔她,都認識這個赫赫揚名的東都女魁,他們私下里也都議論,這就是未來的太子妃,將來大魏的皇后。高青齡憑著記憶,一路走到知無盡書堂前,只見烏泱泱的人,散落在院子里。她正煩惱,怎么能進去,忽然看見了大責太監的身影從書堂后面緩緩走了出來。不會啊,今日沒聽說帝駕離宮,大責太監怎么在這兒?
來不及想清楚,她便快步走上去攔下了他。
“大公公。”高青齡略略行禮。
大責太監被她一攔,才看出來是誰,便忙還禮,“高大姑娘,您多禮了。”
“青齡今日應東宮之邀,參加文章會,因為在路上有事耽擱來得晚了,這正門已經是水泄不通,不知道大公公可有別的門進去?”高青齡十分禮貌,大責太監本就對她好感很強,試問,誰不喜歡懂禮貌、知分寸的孩子呢?
大責太監心想著,既然是太子邀請,那便帶她從隱門進去也未嘗不可。再者說了,皇后也很屬意她,說不定將來,太子妃,乃至是皇后,都是她的。一想到這一層,此時與人方便,將來那就是康莊大道。
“無妨,高大姑娘遂奴來吧。”
大責太監頭前引路,帶她走了隱門。
高青齡跟在他身后,適時發問:“可是官家今日也駕臨了?”
“并沒有。”
高青齡心里已經有數,也不再多話。大責太監在一扇紅門前停下,方道:“大姑娘,就是這兒了,奴還要趕回宮中,便不送您進去了。”
高青齡自然道謝,還不忘從袖口抖出一塊銀錠,約莫五六兩沉,“青齡今日出來匆忙,沒有多帶勞什子,今日逢八,寶碗齋的云片馬上就出屜了,大公公且拿去喝口熱茶,吃點兒點心。”
大責太監笑意逢迎,也不客氣,雙手接了過來,禁不住夸贊道:“大姑娘可真稱得起東都女魁。”
高青齡微微低頭示意,二人各自心會,大責太監稱禮告退,高青齡便推門進了書堂。這里正是書堂的背面,高青齡并沒有立即走到正堂去,她站在這暗處,預備先旁觀此間動態。還不及她站定身子,便聽見一聲金鑼,她渾身一震,便聽見了外頭的高聲。
“燕啄,興!”
薛赫朗聲宣道,內堂一時就緊張起來。一名小書童便將一片竹簡送到了羅明面前,上面寫著一個書名——《雅言章》。
“羅明,出首句,釋義,薛其是,對文,釋義。”
大小六氏、三言三論、三章一律,羅明頓覺有些混亂,他緊緊盯著這片竹簡,不知道該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