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顧不得往日里,要給自家當家的面子一說了,上去就是一頓撓。
一陣雞飛狗跳,鬼哭狼嚎之后,幾乎無一人得以幸免,每個人身上多少都帶了些彩,算是個兩敗俱傷。
張家幾妯娌心里有氣,又被自己男人捶得身上疼,都氣哼哼的往炕上躺著去了。
晚上無人做飯,一家子男丁,大大小小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眼了。
這莊戶人家,都是男人在地里干活,家里的活計是一概不管的。
洗衣做飯這樣的事情可都是女人的活,他們誰也不會!
幾個當家的男人又要面子,低不下頭去說句軟話,想著中午吃了一頓好的,扛餓!一頓不吃就當省糧食了。
這一夜,張家這三房都沒睡踏實。
早上醒來,餓著肚子去地里忙活了一圈回來,本以為能吃飯了。
沒想到等著他們的是冷鍋冷灶,家里一點煙火氣都沒有,自家婆娘連人都不見了。
問家里的孩子,自己婆娘去哪里了?也是一問三不知。
最后才有一個悄悄的告訴他們,說是一早上就看著張家三妯娌結伴,往張家族長家去了。
這張家族長,是老張頭的堂兄,素日里關系也還算親近,日常來往也頗密切。
族長家算是這八角屯比較闊綽的人家了,他下頭也有四五個兒子,其中三個在家種地,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在鎮上給人當伙計,一個當帳房。
族長家是早早的就分了家的,家里老大,那是下一任的族長,一直都跟著他學些如何處理族里各種事情紛爭的手段。
族長和他的婆娘就跟著老大住,其他的兒子都分了出去。
房子地都分得公道,幾個兒子也沒什么可爭的。
那兩個在鎮上的兒子,因著在鎮上合伙租了個小院子,都住了好些年,也都習慣了鎮上的生活,一時也回不來,房子空著也可惜,無人住還容易損壞。
索性就將分給他們的兩間屋子,暫時給了其他三房住著。
都是兒女要成家的時候,他家下一輩里兒子也多,漸漸大了,要娶媳婦進門,那房子就住不開了。
真要再建房子,那是一大筆開支,誰家也拿不出這么多錢來。
可不建房子,兒媳婦娶進門了,咋住?難道還要跟小叔子混在一起嗎?那自然是不成的。
那兩個在鎮上的兒子,因著在鎮上合伙租了個小院子,都住了好些年,也都習慣了鎮上的生活,一時也回不來,房子空著也可惜,無人住還容易損壞。
索性就將分給他們的兩間屋子,暫時給了其他三房住著,解了這燃眉之急。
也讓那三房松了口氣,能多出幾年來攢錢起房子,就沒那么艱難了。
鎮上的這兩個兒子算是比較有出息的了,也都老實跟著自己的東家,十幾年了,雖然沒混成個掌柜什么的,倒也知足。
除了農忙的時候,也就逢年過節回來,因著不在爹娘身邊,每年都多給些奉養的銀子,回來的時候從來不空手,大包小包的拎回來孝敬。
八角屯的人說起來,誰不羨慕他家養出來這幾個好兒子,都是孝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