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巖付了錢,東西零零碎碎的太多了,不好拿,索性都寄存在這里,讓伙計幫忙打包好,他一會來拿。
抬腳又去糧店里買了點糧食,又尋了個熟悉的裁縫鋪子,定了兩床棉被褥子,買了兩套成衣。
這可是難得的大生意,裁縫鋪子的掌柜主動還送了一雙布鞋。
那棉被褥子一般人家都是買了棉花回去自己做,劃算些。很少有人在裁縫鋪子做,所以沒有現貨。
裁縫得聽著要求,先彈好棉花,再絮上,壓上兩天,最后還要縫上被面,不是一兩天的功夫,約好了五六日后來取。
也虧得賀巖有先見之明,來之前,背了一個大背簍,饒是這般,背簍里都裝滿了,還有好幾樣沒塞下,只能拎在手里。
這一番購物下來,張春桃給的那些銀錢,已經花得七七八八了。
不過她需要的東西,除了被褥還要等幾天,其他的都置辦齊全了。
背著這么一大背簍東西出鎮,確實有幾分扎眼,鎮上的居民也就罷了,只當是誰家要嫁閨女或者娶親,才買這么老些。
加上此刻時間已經不早了,來趕集的鄉民們早就散了。
賀巖出了鎮子,路上前后都看不到一個人,倒也正好,省得被熟人看到了追問。
走出沒多久,賀巖就覺得身后似乎有人跟著,借著坐下來喝水歇腳的功夫,回頭,就隱約看到一個身影閃過,躲在了石頭后面。
賀巖只做不知道,加快了腳步,越走越遠,沒一會就干脆從山道一拐彎,進了旁邊的林子。
跟在后頭的人急了,緊趕慢趕的追上去,也跟著追進了林子。
沒一會,就聽到林子里的鳥撲愣愣的都飛遠了。
再過了一會,賀巖面色平靜的走出來,背著背簍走了。
直到天快黑了,才有一個身影,從那林子里一瘸一拐的走了出來,一臉惶恐的回了鎮上。
張春桃這邊,雖然賀巖叮囑她最好不要出山洞,可她哪里閑得住?
早上隨便吃了點東西墊了墊肚子,就翻出山洞,順著記憶里往山里走,沒多遠,就聽到潺潺的水流聲。
撥開低矮的灌木,就看到一條清澈的溪流緩緩的流淌著。
山里早上涼快,這溪水也是冰涼的,拿手掬一捧在臉上,整個人立刻就清醒了。
又在溪水旁折了一根柳枝,剝去外皮,然后細細地在嘴里嚼著。
沒辦法,這個時候有沒有牙刷不知道,但是起碼張家是沒有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刷牙的習慣。
不說張家,就是大部分的鄉下人,都不知道這個玩意。
張春桃穿過來后,最難以忍受的就是這個,好在她雖然沒有牙刷,可也記得古人有錢的用豬鬃毛或者馬尾毛做的牙刷,沾牙粉刷牙。
沒錢的,就地取材,將柳枝泡在水里,要用的時候,取一截,細細的嚼一遍,那楊柳枝的纖維就能清潔牙齒了。
講究一點的,楊柳枝咬出纖維后,沾取牙粉或者鹽來刷牙。
她如今這個條件,能有楊柳枝嚼就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