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這吳富貴的原配婆娘和兒女一年才回一次吳家灣,大家不過是面子情,混過去就是了。
反正在吳家灣里,倒像是馬大妮才是吳富貴的婆娘一般。
那馬二狗子家里也早就沒人了,就這么一個出嫁的姐姐,自然就被馬大妮從藥館接回了家里養著。
吳家幾個平日里愛迎奉馬大妮的婆娘,還帶了雞蛋之類的東西上門來探病。
看到二狗子這模樣,聽說是被人打的,一個個義憤填膺,比自家兒子男人被打了還更激動。
紛紛唆使這馬大妮快去尋男人吳富貴去,給小舅子報仇。
這話馬大妮愛聽,越發動了心思,想了想干脆將二狗子托付給了這幾個婆娘,收拾打扮了一番,就去鎮上尋吳富貴了。
吳富貴最近忙得很,快要秋收了,各地的收山貨的販子絡繹不絕的都往石橋鎮來了。
這石橋鎮隔著最近的荊縣,那也是上百里的路程,大多是山路,崎嶇難行不說。
這幾年還經常有小販子走在山路上,被打劫的事情時有發生。
高山林密,那些匪徒們又不打劫那些大商販,也不驚擾那普通百姓,就盯著那些小販子,也不要人命,只劫財。
打劫完就往山里的密林子里一鉆,誰還尋得到?
以前也就罷了,反正這些小販子,財力又不雄厚,又沒啥背景靠山,被打劫了就算告官,也只讓他們等著。
等著等著就沒消息了,最后還不是自認倒霉拉到?
偏生今年,荊縣換了一位青天大老爺,聽說來頭不小,下放到荊縣當縣太爺是來鍍金的,過上幾年就要調回京城去了。
這本來和他們下頭這些小小的保長沒啥關系。
偏生,這位大老爺也不知道是不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要給下頭的人來個下馬威。
翻出歷年來的案卷,就發現了這商販被打劫一事,近三四年的案卷累計下來,也有三十好幾起了。
而且是逐年遞增的趨勢。
縣太爺一看,這還得了?當今朝廷那可是極為重視剿匪的,若是不治理一下,豈不是以后要發展成悍匪窩子?那豈不是他履歷上的一大筆污點?
當下,就勒令各地的保長,務必要詳細清查本地男丁。
吳富貴當了這么多年的保長,自然也是有一兩分真本事的,又加上他還頗為善于鉆營,在縣衙里也有那么一兩個眼線。
平日里孝敬不少,關鍵時候,那眼線也給偷偷漏了點口風,大意就是有人提醒縣太爺了,說這些山匪估摸著就是當地的地痞流氓所為,平日里散居鄉里各處,鎮上應該有人做眼線,打聽清楚了,再聯絡人一起埋伏在山林里搶劫。
不然這么多年了,他們伏擊小商販沒有出過一次紕漏差錯,若不是對當地密林極為了解,也不會來去自如,找不到痕跡。
讓吳富貴仔細小心些,清查本地居民男丁,若有可疑人員,一定不能疏漏,要及時上報云云。
吳富貴聽了這個消息,當時面上穩得住,還好生謝過了對方。
可回到家里,冷汗涔涔,汗濕透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