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反過來,把孟氏一頓數落,最后雖然還勸解了兩句,可孟氏哪里聽得進去這話,只滿心的不忿。
趙嫂子見孟氏冥頑不靈聽不進去勸,也懶得浪費口水了,這樣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人,傷透了兒子的心,等將來老了,就知道厲害了。
因此也就不說了,再坐了一會就找了借口走了。
孟氏等了幾日,也沒聽到外頭有什么動靜,就知道趙嫂子沒將她的話傳出去。
倒是隱約聽了幾句,反倒是說她這個做婆婆的不地道,眼皮子淺,看上了兒媳婦嫁妝的話來。
更有人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孟氏這樣做,就是為了將張春桃的嫁妝要過來給賀娟添妝呢。
世人如今多重男輕女,在這些莊戶人家心里,兒媳婦嫁進門來,是自家人,這嫁妝將來留給她們的孩子,不管怎么說,這肥水沒流到外人田里去,都留給了自家的后代。
可如孟氏這般,只挖家里的,挖兒子的,甚至如今都挖兒媳婦的家底補貼閨女的,真是絕無僅有。
這不是搶了自家后代的東西,補貼別人家的孩子么?
腦子有泡才干這樣的蠢事!
就連賀娟也被連累了。
就有那素日里嫉妒賀娟的女孩子,背地里言三語四的就說這只怕都是賀娟唆使的,真是不要臉,居然惦記剛進門的嫂子的嫁妝,背地里唆使親娘去訛嫂子的嫁妝。
一時賀娟風評被害!
孟氏聽了這傳言倒是想要出去辯白辯白,可誰信她的呀,這前車之鑒還歷歷在目呢,賀嬌嫁人之后,她是如何貼補的,滿村誰不看在眼里?
都說當初那是賀巖還沒娶媳婦,要是早娶了媳婦,只怕那媳婦嫁妝早就被孟氏給搬空了。之前還有羨慕嫉妒張春桃嫁給賀巖的人,如今倒是都同情起她來,有這樣的婆婆,那日子也不好過呢。
等后來趙嫂子帶著張春桃到村里走動的時候,本來打算排斥冷淡張春桃的女人們,因著孟氏,倒是對張春桃格外的熱情了些,這都是后話。
只如今這些閑話,賀娟自然是不知道的,她現在每天被拘在屋里干活,壓根沒空出門,那些往日的小姐妹對她也有些看法,自然不會上門來說。
孟氏也不敢告訴賀娟,就怕她心里難受,又怕賀娟怪自己,更怕的是張春桃這個兒媳婦,那可不是個省油的燈,惹急了,又鬧出事非來,因此只一力隱瞞著,不然賀娟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