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是馬母能做的出來的事情,那豈不是逼人家姑娘去死?
只想著,大不了就算這未來小兒媳婦差點,她耐著性子好生教導也就是了,總歸自己還不太老,還能看著幾年呢。
沒曾想出了送醬這一事,賀娟本以為是討好了馬母,卻不知道這馬屁拍在了馬腿上。
馬母先見馬遠志從賀家回來,就抱著一壇子醬,一問知道是張春桃見馬遠志喜歡,所以特意送他回家吃的,嘗了嘗,味道確實不壞。
心里開始還是很高興的,覺得這張春桃嫁到賀家去,倒也不壞,看著是個明白人,以后和賀家這個親家,倒是能多來往些。
可沒過幾天,賀娟又托人送來一壇子醬,開始馬母還奇怪呢,這雖然醬好吃,也只是作為調料,誰家拿醬當飯吃不成?
馬遠志帶回來的那一兩斤,仔細一點,能吃到過年去呢。
好端端的,這賀娟怎么又送了一壇子?再一嘗那味道,臉色就變了,這不是張春桃做的那醬嗎?
馬母是什么人,娶了幾個兒媳婦進門的人,又隱約聽說了些賀娟的為人,立刻就意識到這里頭的貓膩了。
這是啥意思,借花獻佛?拿著剛進門嫂子的東西來討好未來婆婆?
偏生看馬遠志還覺得賀娟一心只想著他,樂得跟個傻子一樣,馬母知道跟自家這蠢兒子說不通。
索性也沒說,只托人到楊家村打聽了一二,然后就聽了一耳朵的閑話,賀娟的風評不好,唆使親娘要嫂子的嫁妝的話,就傳到了馬母的耳朵里。
馬母氣得臉色都變了,她兒子就算喜歡這一口,以他們家跟張春桃的關系,厚著臉皮討要個做醬的方子,能是什么難事?明年自家做一點,要多少有多少!
用得著賀娟唆使親娘,偷摸的將張春桃做的醬給送到馬家來?
當馬家是什么?收賊贓的地方不成?
這讓外人怎么看馬家?
因此馬母心里十分不喜賀娟,也不喜孟氏這個親家母,可偏生現在已經不能退親了,只暗暗心里發誓,等賀娟進了門,她可得好好給賀娟立立規矩,把她這性子給掰過來不可。
馬母心里的打算連馬遠志都沒告訴,自然賀娟和孟氏無處得知。
一個還在自我得意討了馬遠志的歡心,一個只在擔心,那些閑話也別傳到鎮上去。
至于張春桃,已經懶得管孟氏和賀娟了,如今反正她們兩人已經習慣了干活,就是她不在一旁盯著,也出不了妖蛾子了。
因此也就撒開手,倒是得了空,就去趙嫂子家串門,讓她帶著在村里走走,跟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婦還有那些婆子們認識認識。
如今還沒到置辦年貨的時候,女人們是一年中最清閑的時候,太陽好的時候,大多會聚集在一起,納鞋底子,做棉鞋棉褲,縫補衣裳什么的,順便說些閑話,最是能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
張春桃雖然不會做衣服,如今也學著在納鞋底子,想著明年了,給賀巖做幾雙鞋。
她真要跟人打好關系,那準備也是充分的,帶了鞋底子,還揣了一包炒黃豆,是當初做豆醬剩下的,用沙土炒熟了,嚼在嘴里嘎嘣的脆,就是有些費牙口和腮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