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了半夜,在炕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折騰得張春桃也睡不著,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迷迷糊糊之際,還被賀巖一把給推醒了:“媳婦兒,你說我現在將當年那些撿起來,再好好請個夫子教一教,努力兩年考個秀才,也告慰一下爹的在天之靈,你覺得如何?”
張春桃一下子就沒了睡意,你要說這個,那可就不困了。
腦子里一時千頭萬緒,好半天,才整理了一下思緒,想問了個最關鍵的問題:“不是說奴仆就算被贖買后,三代都不能科舉的嗎?”
要知道,孟氏可是李家的丫頭,就算是贖身了,那也是奴仆出身。
賀巖黑暗中看不清楚神色,只聽到他詫異的聲音道:“那是前朝的規矩,本朝建立后,百廢待興,好多都是奴仆出身。當年太祖也是窮苦人家出身,跟著造反的那些人,也是奴仆后人。所以立國后就下旨廢除了這一條,奴仆被贖買后不能科舉,可子女后人是無礙的。”
張春桃才知道自己鬧了一個大烏龍,她只記得農女書中有這么一說,沒想到這是前朝的事情。
就說當初賀巖怎么能去考童生呢,原來如此。
解決這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剩下的都不是問題了。
“那就沒啥問題了,趁著這年前年后清閑,你先把書找出來溫習溫習,等過了年,先在鎮上找個好些的夫子,實在不行,咱們去縣城嘛。我可聽說縣城有個什么書院來著,到時候你到那里讀書,怎么也能考中個秀才回來吧!”張春桃自然是支持的。
首先在這個年代,士農工商,要想不被人欺負,還得考個功名在身上的好。
就算賀巖小時候有天資,可到底荒廢了這么多年,雖然有范進五十多歲中舉的例子,可她沒想過供賀巖考到五十多歲去。
那就不是找老公夫君,是養兒子了!
因此先將丑話說在了前頭:“若你真要去考,咱們得先說好,如今咱們家手頭倒是有些銀子,只要節省些,我到時候再想個法子做點小生意,供你讀幾年書是沒問題的。可這讀書科舉,一來看天分,二來看運氣,咱們也不能一輩子都為了科舉而活是不是?”
“要不咱們先試試,三年為期,若是能考中秀才,咱們就再讀三年,若是不能中舉,也就死了心,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你說呢?有了秀才的功名,在這楊家村也就不錯了!也能告慰公爹在天之靈了。”
其實張春桃的心里話是,這人死百事空,一了百了,什么告慰在天之靈,那都是安慰自己的。
活著的時候不做,死了做得再好也是白搭!
不過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罷了。
也或者是賀巖其實內心也是想去科舉的,畢竟這個時候,能考中那可是天大的好事,他也有天份,雖然被耽誤了,但是撿起來應該也不難吧?
再者,真要做生意,只靠著不知道在哪里做官的賀林是不夠的,打鐵還得自身硬,賀巖自己有個功名,比靠著賀林的強。
因此倒是不妨試一試。
當然這話說出口,張春桃做好了賀巖生氣或者說難受的準備了,畢竟好歹是夫妻,這么說,好像是不相信他似的,有些傷夫妻情分了。
可張春桃卻沒有后悔,她并不覺得這樣做是錯的,也沒有那種傾家蕩產也要供男人科舉的舍己念頭,預期將來為這個兩人鬧得不痛快,還不說先說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