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狐貍皮子這個物證在,加上趙嫂子為人爽利,從來不說假話,那大家自然就更相信她說的了。
再看孟氏的眼神都充滿了鄙夷。
疼閨女可以,可得有個分寸啊!這把家都搬空了陪嫁過去,腦子里沒進十斤八斤的水,干不出這糊涂事來。
也不想想,閨女出嫁了就是外人了,陪嫁那么多,豈不是便宜那女婿家了?
更不消說是連家底子都搜刮空了,這哪里是嫁閨女,這是送家產吧?
是個正常人都搞不懂孟氏的腦回路。
這些婆娘搖著頭,都十分同情起賀巖和張春桃來,賀巖有這樣的娘,張春桃有這樣的婆婆,可不是造孽是什么?
難怪趙嫂子這樣的人,都忍不住來罵孟氏了。
這要換做他們,哪里是罵一罵能解氣的?非得讓兒子們來把賀家砸了才能出這口惡氣!
更有看得深遠一點的,看著孟氏只為她嘆息,若是偏心個有出息的,或者孝順的,將來說不得還能有回報。
可誰看不出來,賀家那兩個閨女,用趙嫂子的話說,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都是靠不住的。為這兩個靠不住的,將那唯一能靠得住的兒子往死里得罪了,將來老了,只怕夠她受得了。
可這些話誰也不會跟孟氏說,只覺得跟她都站一會,說不得就被她傳染得腦子不清楚了。
也都紛紛溜了。
只留下孟氏被罵得又氣又恨站在那里,半日才氣呼呼的往家走。
一面走,心里也忍不住擔憂,倒不是擔憂別人,而是擔憂賀娟。
這賀娟嫁出去后,她就沒一日不擔心的,想托人去鎮上打聽打聽,被賀家三姑攔著,又有賀家二叔發話,誰也不準幫孟氏帶話或者打聽。
她也不能出村,只能心里著急。
如今聽了趙嫂子這話雖然生氣,可終于知道了一點賀娟的消息。
雖然不是什么好話,可能確定的是,賀娟在馬家生活還不錯?不然怎么能將張春桃給氣回楊家村來?
就說當初沒看錯馬遠志,對賀娟果然是一片真心能護著她,再者,那厚厚的陪嫁也沒給錯,馬家看在那陪嫁上,也得高看賀娟一眼不是?
如今她別的都不求,只求賀娟早早的給馬家生下一個兒子來,那可就徹底站穩腳跟了。
當然,目前最重要的是,她得去找賀家二叔去評評理,說破天去,這張春桃回了楊家村,不來見一下自己這個婆婆,給娘家買東西,不孝敬婆婆,就說不過去!
反正已經出來了,免得回去又被賀家三姑念叨,索性就直接奔賀家二叔家去了。
至于去了賀家二叔家,有沒有評到理不知道,只曉得孟氏到了天快黑了,才借著暮色躲躲藏藏的拿袖子遮著臉回到家里,然后就天天關著不出門了。
張春桃在楊家,那真是享受了一把回娘家的待遇,每日里起來,飯菜趙嫂子都做好了,只用洗自己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