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保要打聽的就是這個所謂的貴人,聽了婆子這話,也就裝作不經意,話趕話的接了一句問道:“可我看那家大哥也不過是個尋常生意人,怎么會得罪了不得的貴人呢?”
那婆子猶豫了一下,本來是不該說的,可這不是已經都開頭了么?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將自己知道的,一股腦的都說了。
在這個婆子的敘述中,才知道,那漢子姓朱,街坊鄰居都稱呼他朱老大,他親娘人稱方婆子,十幾年前,他們才搬到這楊樹巷來。
之前這院子,聽說是一位官家夫人陪嫁的宅子,后來這朱老大的爹娘才搬來,剛搬來的時候,那方婆子眼睛都是長在頭頂上的,從來不拿正眼看人。
開口閉口都是我家主子如何如何,得我家主子如何看重,想當年跟著我家主子如何如何見識了世面,你們這些土鱉如何如何……
那個時候,朱家一家子是極為不招人待見的,隔壁四鄰用粗俗一點的話說,尿都不朝他家那個方向,免得晦氣。
當然也有那有心眼的,聽那方婆子吹噓,說她得主家看重,替主家辦了一件事,不僅發還了奴籍,還賞賜了這一套小院子,哪個不眼紅?
就有人動了心思,天天巴結方婆子,拍她馬屁,哄她說出來,主家是誰?
那方婆子倒是還有幾分心眼,開始怎么都不說她主家,可這世上的事情,只怕有心人打聽。
這楊樹巷住得雖然都是普通百姓,可架不住誰家沒兩個親戚?
很快就打聽出來,這朱家一家子,是府衙里一個蔣姓從七品州判夫人娘家帶過來的陪嫁,聽說這位蔣大人也不知道攀附了哪路貴人,被調任到其他地方做縣太爺去了。
這在州府里,一個州判簡直不起眼,可若是下放去做縣太爺,那可是升官發財一起啊。
眾人打聽到這些,又打聽說因為那位蔣姓的州判高升,要去上任,家里發賣放出來好一批下人,那些產業什么的也都變賣了,也有賞賜給下頭人的。
這宅子就是那被賞賜的其中之一。
這消息傳出來,自然好多人羨慕這方婆子一家,居然碰到這樣的好主家,白得這么一大院子,好不好的幾百兩銀子呢。
多少人幾輩子都掙不來這么些。
更有那眼皮子淺的,看方婆子一家住著這院子,出手闊綽,身上的衣裳也都顏色鮮亮,還有幾件綢緞的,更不用說那手腕上叮叮當當的還帶著兩根細細的金鐲子呢。
這派頭,的確是整條巷子的女人都不如她。
再者平民百姓家,就算青州城百姓大多日子過得去,起碼溫飽不愁,可頂天了也就十天半個月吃一次肉,就不錯了。
偏偏這朱家,隔三差五的就聞到他家院子里飄出來的肉香,饞得隔壁幾家的孩子,聞著肉香就嗷嗷哭,嚷著要吃肉。
多少人眼紅,也有不少人湊上來,哄方婆子開心,從她手里哄那么一兩點好處回家去,時日久了,方婆子出手不小氣,倒是在楊樹巷也有了幾家能來往的鄰居。
后來也是浴蘭節的時候,跟方婆子關系不錯的一家,自家包了粽子,打了雄黃酒,請方婆子去吃酒。
方婆子大咧咧的也就去了,被哄得高興,多貪了幾杯,就有些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