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的完全不讓他們坐,以前趕車大叔也不是沒有試過,可結果……畢竟分知青的時候就是按照遠近來分配的,做為最后的幾個村子,大槐村那真是無愧山溝溝之稱。
幾人面面相覷,其中一個長得特別疲弱的男生忍不住問了一句:“那我們得跟著走多久啊?”
“現在出發的話……以你們的速度,天黑前肯定到的了!”大叔一邊說一邊嫌棄的掃了幾人一眼。
要是換了他們村子里的人,不說年青漢子了,就是大姑娘小媳婦,也肯定一個時辰就能走到公社里。
但這群城里的娃娃,算了,他老人家接了這么多次知青,就沒見哪一次的知青初來能夠用增加一倍時間走到他們村子里的。
每次他老人家都是一路走一路歇的等著這些娃娃!
天黑前……新來的知青們都感覺眼前發黑,甚至連大叔眼底的嫌棄都顧不上了,爭相問起了牛車還能載幾人,要什么時候才能坐……
劉雪沒有跟他們湊熱鬧,一來走路這事,前世她因為暈車的體質,基本上能走就不坐車。再加上她后來租房特意租在了公園旁,那公園是那座城市的地標建筑之一,徹底的逛一圈起碼得個半天。
劉雪每天晚上都選擇延著公園的湖逛半圈或者是一圈,少則一個來小時,多則就兩小時打底了。
二來嘛……劉雪其實清楚,他們估計說再多,這位大叔也不會改變想法,在農村,老農人們對一頭牛,往往比對某些人更珍惜。
“嚷嚷什么,趕緊跟著走,再不走想摸黑是不是?”大叔不耐煩的吼道,然后走坐上牛車,吆喝了一聲,大青牛立刻慢騰騰的邁開了腳步。
沒有得到回復的幾人臉色有些難看,卻又不得不老老實實的跟上。
實際上不只是他們這些知青,前面每個大隊分配的人都不少,要都是牛車的話,估計大家的處境也都差不多。
離開公社后的道路更加難走,才走了大約半個小時不到,最先提問的那個瘦弱男孩就已經走不動了,他喘著粗氣,問趕牛車的大叔:“大叔,我真的走不動了,能讓我上牛車坐一會嗎?”
趕車的大叔沒有立刻答應,他看了一下隊伍中同樣走的不輕松的其它人,特別是幾個女孩……咦,好似有一個不太一樣,大叔多看了一眼明明走在最后,看起來卻頗為輕松的劉雪一眼……
“現在這路還平著,待會有個坡,大家都得下來走,你們自己商量一下誰先坐車上休息……記住,這牛每次最多只能坐兩個,坐個十五分鐘不管是換不換人都得下來!”大叔也是一片好心。
看這幾個城里娃娃現都堅持不下去了,等到待會上坡的時候更是耽擱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