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家距離大曬場還真不遠,劉雪本來準備一家一家問過去,結果問了第一家,就是她要找的人。
老木匠家里只有兩個孩子在,聽明顯了劉雪的來意,小的那個像飛的一般去叫大人,大的那個孩子才五六歲,就像是小大人一樣,帶著劉雪是他爺爺專門存放木器活的房間挑選劉雪想要的東西。
老木匠家的面積不小,但這間專門存放木器活的房間也不只是老木匠做的那些木器東西,還有家里其它人編的柳條筐子、竹籃子、葦草席子、茅草(稻草)墊子,五花八門,一看就能看出來這家人平常的勤勞程度。
看到劉雪看那些東西,小孩子頗為驕傲的說道:“那是我奶跟我媽、二媽他們編的,存多的就送村子里,一起拉去城里,可以賺錢的!”
“她們真厲害!”從前世到今生都沒有點亮過這種技能的劉雪打心底里贊嘆道。
老木匠的家人回來的很快,也是一位有些年紀的老人家,劉雪把剛才看中的東西一一點出來。
“三個木盆,兩大一小,還有一對桶一條扁擔。一個柳條筐子一個籃子有沒有背簍?如果有也給一個,還有一個茅草墊子一個葦草席子。”
別看劉雪要的多,但在農村,這些筐子籃子墊子什么的,最是不值錢,后面所有的加起來,估計還沒有一只木桶貴。
只是有了這些東西,劉雪過日子就可以更順暢幾分。
“小知青你這要的東西不少呢,背簍有呢,也是剛編出來的,放在那邊的塘子泡水去了,免得用起來扎手。你看要不我把東西趕好的挑,待會讓我兒子下工了后用平板車車送過去。”
“好啊!”劉雪趕緊點頭,她本來就愁這堆東西要怎么運回去呢,這下全解決了。
說完了需求,自然輪到交換了,劉雪從兜里掏出用油紙包好的一包一斤的紅糖以及一些票據擺在老人家面前。
聞著油紙也擋不住的甜味兒,老人家眼睛都亮了,又翻看了一下劉雪拿出來的票據,這是劉爸爸劉媽媽提早準備的。
為了怕女兒下鄉了后不趁手,夫妻倆不只是讓劉雪帶了家里大部分存款,還特意給她換了不少農村里最缺少的各種票據。
但紅糖這東西卻是劉媽媽特意準備給劉雪的,鄉下地方日子太難了,這些供應的東西更難得,劉媽媽還是想讓女兒在下鄉艱苦的日子里,多照顧自己的身體。
老人家眼睛發亮歸發亮,卻也不是個貪心,拿了那包紅糖又從那些票據里挑出了她最想要的香皂票以及針線票,這兩種東西,都是她們家最緊缺跟最想要的。
劉雪看到老人家選完了票據,立刻把其它的票據收了起來。這些票據當然不是劉雪所有的,她只是把最適合交易的那部分選了出來。
離開老木匠家里時,老人家熱情的從院子里摘了老大一堆蔬菜,扯了一根稻草綁著讓劉雪提走,劉雪怎么拒絕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