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著趕車大叔指的路,劉雪他們走到跟碼頭相連的那條路最底端,總算明白了他說那話的意思。
這里是一個T字型的路口,橫向的道路明顯比碼頭的道路更寬廣,劉雪他們左右觀察了一下,立刻遠遠的看到左邊方向的郵政招牌,不用說,這就是他們的目的地之一。
“麻煩給我一整張的郵票,另外一個信封。”鄭圓圓要買的郵票不少,但郵政的工作人員卻沒有什么意外。
他們縣城跟其它地方不同,山高水闊,很多下鄉知青為了少麻煩,寄信都是村委代辦,每一次買的郵票跟信封自然不少。
也確實如此,除了反應比較慢的新知青外,其它老知青只要一起來郵政的基本上買的郵票都不少。
但其中最大手筆的就是劉雪跟鄭圓圓,劉雪是有計劃的買兩張,一張打算平時用,另外一張卻是準備集郵。
曾經那個世界網絡發達,關于郵票收藏在網上也有不少話題。劉雪關注不深,所以具體哪種郵箱將來會特別值錢她并不清楚,但卻也不妨礙她從現在開始慢慢投資、慢慢積攢!
一筆一劃在寄信人的地方寫下了劉雪梅三個字,劉雪有瞬間的恍惚,雖然這段時間她一直在告訴自己以后她就是劉雪梅了,但是在劉雪的心中,她還總是忍不住以劉雪自稱,但現在,好似不行了!
心情的些難以說出的復雜,但寄信的其它人也同樣,走出郵政好一會,大家才慢慢恢復。
其它人多數的目的地是供銷社,知道劉雪梅暫時不去,有老知青好心的指了路。
跟他們告了別,劉雪轉身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她準備先逛主干道,實在是沒有找到打鐵鋪再看著時間找找邊邊角角。
至于供銷社……實際上在劉家人知青劉雪梅下定了決心做知青后,真的是恨不得把家里但凡劉雪梅在農村用的上的東西全都讓劉雪梅帶走。
在知青點安置好后,劉雪看到行李箱里的那些零碎東西,甚至其中有不少是劉家姐姐跟劉媽媽自己用了一半,都舍了出來的,劉雪心情其實特別復雜。
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父母之愛都是如此,寧愿自己受苦受累,也希望能把最好的一切給予兒女。
所以在昨天晚上寫信的時候,劉雪其實就知道,這封信寄出去了之后,她估計再也不是劉雪了。
自嘲般的笑了笑,劉雪再度再心中暗自,從此以后,她就是劉雪梅,劉雪梅就是她!
這個縣城雖然不大,但也沒有劉雪梅想像中的那么小,延著主要道路一直走一直走,劉雪梅都沒有找到自己想找的打鐵鋪,眼看距離中午的時間已經不遠了,劉雪梅準備往回走。
至于那些支路,劉雪梅暫時沒有時間去一一探尋,倒是她想要找的黑市,這一路劉雪梅一直注意一直背著或者是提著的人,除了因為盯著人看太久被人瞪了兩眼外,暫時并沒有其它發現。
也是,縣城的黑市自己著也應該比較隱秘,她這樣只找大道,肯定不太可能遇上。
抬頭看看太陽的位置,劉雪梅干脆暫時放棄尋找黑市,反正暫時來說,她即使找到了黑市,也沒有東西可以換成物資或者錢。
這一次,劉雪梅選了一些大的支路稍微走進去細聽,打鐵鋪其實還是有很明顯的標志的。
也算劉雪梅運氣好,大約還差兩個路口就回到他們來時從碼頭進來的路口時,劉雪梅聽到了叮叮當當的打鐵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