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家里,晚飯后大家還沒有散的時候,朱奶奶指揮著孫子去捧了一個罐子出來,這是他們平常上工時,家里送水用的,今天卻被捧在了飯桌子上。
除此之外,大孫子后面的孫女還端了一盆水出來,在朱奶奶的指揮下,一家大小都先用盆里的清水洗了一下碗,然后朱奶奶才拿著勺子,給每一個人的碗里分瓦罐里的東西。
帶著淡淡的甜香以及果香的液體被倒入每一個碗,淺淺的淡紅色以及碗底稍微能看到的碎碎的東西,看著都讓人口齒生津。
朱家家教嚴格,桌子旁的小家伙們看著小碗里散發著香甜味道的水已經狂咽口水,卻在老人家沒有忙完之前不敢提前嘗味道,只是每一個都眼巴巴的看著各自的碗。
老人家兌的時候就已經算準了量,一家大小,不管大碗小碗一人一碗,剛好倒完瓦罐里的所有果醬水。
示意孫子把瓦罐拿回廚房,老人家坐下開始嘗了第一口。于是,那些早已經等不及的小朋友們,急燥的都不想父母幫忙,自己手把著碗,就想喝。
朱家幾個叔伯嬸子們又是無奈又是好笑,卻只能暫時放下品嘗碗里香甜的水,先顧著自家一個個不省心的小崽子!
朱家大孫女原本聞著味道覺得有點熟悉,這一嘗,她就完全確定了!抬頭看向坐在主位的兩位老人,頗有些好奇的問道:
“咦……這是果醬的味道呢!爺奶,姑父今天過來了嗎?”她還在上高中,但現在是放假的時候,也跟著家人一起去上工,并沒有聽說今天姑父來家了啊!
“那味道怎么樣?”朱奶奶沒有正面回答孫女的問題,反倒問起了味道來。
老人家人老了,口味也有些退化了,但她喝著怎么覺得比女婿特意孝敬來的還好喝?難道是距離上次喝這么好的東西相隔時間久了?
“嗯,好喝!比上回姑父家帶過來的還好喝!是供銷社才上的新貨嗎?干嘛買這些東西都要票啊……”朱麗麗回答奶奶的問題前還忍不住再喝了一口。說到最后,更是滿腹的遺憾!
老木匠家在大槐樹村也算是條件比較好的人家之一了,老木匠的父輩頗有先見之明,不管條件再艱難,他都送孩子們去學了一門手藝。
在曾經的那個年代,手藝人并不吃香,甚至在社會地位上,比起農民都不如。
但隨著時代的變化,老木匠的這一輩兄弟姐妹都靠著自身的手藝養活了自己,撐起了家。
做為家里受寵的小兒子,當初分家時老木匠都負責給老子娘養老,家里的孩子自然受了爺爺的影響,也都盡量去手藝了。
只是他們這一代比老木匠那一代的條件更艱難,真正學成的倒不多。即使如此,在大槐樹這種封閉的村莊,老木匠一家子也是妥妥的能干人。
可在農村里的老木匠一家,即使再能干,賺不到票對于縣里供銷社里的那些要各種各樣票據的東西,也無能為力啊!
所以朱麗麗的感嘆不只是其它人心中觸動,就連知道情況的朱奶奶跟朱建國都忍不住心動。
家里小輩多了,吃完飯再收拾肯定不需要朱奶奶這個老人家再辛苦,朱建國瞅了一個奶奶旁邊沒人的機會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