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先讓麗麗在知青點去學一下?”朱建國想了半天,覺得這方法最靠譜。
朱奶奶猶豫著,一時也沒有太好的選擇,好似這樣也不錯。但一直沒有出聲的老木的卻搖頭表示反對。
“最好小劉知青教我們家做果醬這事,誰也不知道!就是家里的其它人,也最好能瞞就瞞!”
“老婆子,這熬果醬要么你去學,要么讓建國去學,后面教不教其它人再說,最開始的時候還是不要讓其它人沾手!”
老木匠這話朱奶奶跟朱建國都有些不懂,但兩人習慣了聽老木匠的話,朱奶奶想了想,干脆對大孫子說道:
“那這樣好了,你去看看距離知青點不是特別遠又隱避的小孩灶,找個好用的,今天下工后避著人帶著東西過去!到時候多問問小劉知青,果子跟糖的數量搭配,然后你先跟著學……要實在學不會,明天中午帶我老人家過去!”
老人家也是下了決心,她口中的小孩子灶,就是小孩子們在外面玩的時候折騰的土灶,當然肯定沒有家里的灶好用,甚至連劉雪梅的小土灶都趕不上,但現在卻是最好的選擇了。
“那也好,我現在就出去找一遍吧,到時候下午下工可以直接去!”朱建國行動力十足,一邊說著就一邊開門要出去。
老木匠夫妻兩人沒有反對,這刺泡子也是季節性的東西,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做,自然是越快越好。
“對了老婆子,下午你看看有什么東西合適,你讓麗麗下工時帶過去,順便給一包下午摘的果子,我想劉知青就明白意思了!”老木匠決定先暫時不讓小媳婦像上午一樣去帶信了。
朱奶奶沒有反對,反正家里最多就是各種藤編的、竹編的小器具,拿個小筐子裝書、裝衣服,小籃子放個果子什么的都可以,這連腦子都不用動的事情,半點也不麻煩。
于是,中午休息之后,朱家女孩中最大的朱麗麗就接到下午不用上工,要帶著孩子們去摘刺泡子的通知。
“能摘的全摘回來?摘那多干嘛,那東西好吃又不好留,而且摘的多了下面的都壓壞了!”朱麗麗瞪大眼睛,奶奶在說什么不可思議的話呢?
平常有誰家專門叫個大人帶一隊孩子去摘這種野果子啊?不都是小孩子們自己摘個樂趣?或者上山時看到了順手摘回來給孩子解讒嗎?
朱奶奶疼愛的看著大孫女,笑道:“沒事,我家麗麗盡管聽奶奶的話,摘的再多奶奶也能處理!越多越好啊!”
朱麗麗完全不明白情況,但在奶奶慈愛的眼神下又說不出拒絕的話來,沒有辦法,朱麗麗只好去收拾了背簍跟各種大大小小的籃子帶著一票同樣一頭霧水的孩子們出發了。
這些背簍跟籃子都是朱麗麗特意選過的,要那種用細竹絲或者柳條編成的,完全沒有一絲縫隙。這樣的背簍費料,他們家也是時間充足時才編,存貨都不多呢!
知道今天是大姐帶他們上山去摘果子,一群孩子們樂得合不攏嘴,不需要朱麗麗多交待,全都主動在前面帶路,一路上爭先恐后的說著自己知道的秘密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