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她沒有見過這么多錢……好吧,這個時代的拾圓大鈔,劉雪梅還真沒有太多機會見到太多。
可當初都已經說好了,劉雪梅教會朱家做果醬,然后她只是分紅而已。到現在,朱家跟劉雪梅也沒有清晰的商討過分紅的具體份額,但僅只是一個月不到,劉雪梅覺得這些收入給她的肯定過多。
朱奶奶不給劉雪梅推遲的機會,她告訴劉雪梅,這一次是考慮到劉雪梅才來知青點,有很多東西缺,所以把票據多挪給劉雪梅一些,下次就要分清楚了。
當時劉雪梅推遲不過,所以她把需要用到的票據挑了出來,讓朱建國拿著,一旦遇上了東西,就幫忙帶回來。
前面朱建國也分了一些東西給劉雪梅,那是他最初零賣時換回來的東西,今天這些東西應該是劉雪梅的那些票據換來的了!
想到可能換到了熱水瓶,劉雪梅就覺得心頭發熱,越是在這里生活,劉雪梅也越來越適應,可是一些骨子里的生活習慣,還是讓劉雪梅很難滿足于現狀。
晚飯后,劉雪梅就迫不及待的出了知青點,來到朱家后,朱家還沒有吃完飯,看到劉雪梅的身影,朱奶奶跟朱建國都放下了碗走了出來,劉雪梅特別不好意思。
知道小劉知青性子,朱奶奶也不廢話,直接讓朱建國把東西拿出來。朱家其它人也都紛紛點頭跟劉雪梅打招呼,這位可是她們朱家的財神爺啊!
關于做果醬的事情,朱奶奶還是瞞著家人的,所以給劉雪梅錢票的時候朱家其它人并不知道。
但劉雪梅轉手把票拿給朱建國拜托幫忙買東西的時候朱奶奶卻沒有瞞著家人,甚至把一些最近家里要添置的票都算在了劉雪梅的頭上,還特意透出了信息,說讓劉雪梅幫忙找一些難得的票。
這也是朱奶奶在做果醬上嘗到了甜頭,她也想把家里缺的一些東西置辦整齊,可又不好被家里人知道,所以就找了這么一個借口。
這個借口一找,朱家其它人眼中劉雪梅可不就是財神爺,不只照顧他們家的生意,還為他們帶來了城市里難得的票據。
這不,家里幾乎每一房都受益的新毛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盡管劉雪梅覺得朱家其它人的眼神有些熱情的過份,但這個點她也沒有多說,背上朱奶奶家的背簍,客氣的跟朱家人告完別,就直接離開了。
“媽,這小劉知青還真不錯!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家底子可厚實著呢!”朱家三媳婦頗有些感嘆!
知青點有些小知青家底不凡在大槐樹村并不是什么秘密,可像劉知青這樣,不管干活還有身上的衣服性格什么的看不出來太多,深接觸卻發現自有資本的知青還真不多見。
朱奶奶雖然也覺得認可,但還是多看了一眼老三媳婦,看得她不敢再繼續嘀咕為止。
朱奶奶看中的不是劉雪梅錢跟票以及出手大方,而是她的能力以及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