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社會網絡流傳最簡單的蒸曬方法,每種果子基本上都適用,劉雪梅本身對甜的沒有那么愛好,曬出來的都是每種果子自然的味道,時不時的摸兩塊塞嘴里,讓劉雪梅的小日子越過越滿足。
摘果子的途中,劉雪梅發現一些較濕的草叢里還有一些蘑菇干掉或者爛掉的痕跡,她忍不住心中微動。
秋季也確實是蘑菇多發季節,這個季節要是前一天下個澆透的雨,接下來幾天早上一上山就可以滿載而歸。
但最近天氣太好,想要摘蘑菇就需要點運氣跟細心。
半下行的時候,劉雪梅烤好了雞,她迫不及待的撕了個大雞腿下來,大口大口啃了起來。
噴香的烤雞肉才一入嘴,劉雪梅幾乎感動的忍不住落淚。肉啊,相隔了足足一個多月的肉啊,她總算吃上了!
即使這烤雞只摸了鹽沒有任何其它香料,烤的時間過長外面一些地方還稍微有點焦。
可是,這能隨心所欲的大口吃肉的感覺,都已經讓劉雪梅發自肉心的滿足。
啃了個滿手滿嘴的油污,劉雪梅感覺還有些意猶未盡,只是現在距離她吃過午飯的時間也不遠,鼓脹的肚子已經很難再塞下去了。
無耐,劉雪梅只得把烤雞先用葉子包起來,然后把小火灶的火壓熄,借著余溫,繼續烘著剩下的那只雞。
直到小火灶里再也沒有了溫度,劉雪梅那大公雞拿到手上看了又看,覺得這樣拿回去掛在房間可能沒有那么容易干!
但也不能不拿回去啊!
這是沒得吃難,有得吃,也同樣不容易啊!
想了想,劉雪梅照舊去摘了很多大葉子回來,一層又一層的裹上了之后,又用藤條包上,然后再把背簍上面的東西清出來,甚至連雞蛋都清了出來。
烤雞則是直接先撕開,然后再分成一包一包的包好了后放進布包里,跟著一起放在背簍最下面。
背著背簍延著河一直向前走,走到劉雪梅做了標記的路口繼續原路返回。這一路上,劉雪梅并沒有遇上其它人,估計今天難得進山,大家也都在各自忙活。
一路回去也同樣,偶爾遇上的人跟早上他們背野葡萄回去遇上的人還少!
走到靠近野葡萄藤的那一片,劉雪梅特意觀察了,她準備要錯過知青點的其它人,一來是不想遇上了解釋太多,二來她本身就是說有事情。
一路多加觀察,劉雪梅還真沒有遇上知青點的其它人,回到知青點,后面的小門半掩著,劉雪梅推開進去,隱約聽到前面的聲音,隔壁最近經常打開的窗也緊閉著。
把背簍安全的背進了房間,劉雪梅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