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朕思慮許久,決定取出宮中之藏書,宮中尚且有不少農事古籍,此些書籍,便分與國子學,命博士祭酒各自抄寫教授,一月之內,務必要使得此些學子精讀農學,縱然不是精通,也要有所了解,不知,蔡君可能做到?”
蔡邕思索了片刻,便拱手說道:“陛下,自古宮中藏書是不可外泄的...這有違祖制...”
“哎,與其使得此些藏書空與宮中染灰,不如使學子習之,造福天下!此事,便如此定下了!”小胖子斬釘截鐵的說著,又轉身看著何休,說道:“此些學子,家貧,也曾與家多務農事,還望師君能與那些博士祭酒相談,使其明白民屯之重,不可懈怠輕視!”
何休領命。
“待邢子昂回來,便有勞王君,使得民屯之事施與天下,不可有一州一國落下,朕要這天下百姓,都能吃飽喝足!王君可能完成此事?”
王符起身回答道:“必然不使陛下失望。”
“如此甚好。”小胖子點點頭,看著蔡邕,說道:“稍后,朕便讓宋殿將藏書送到太學府去,若太學生也有意抄寫,你不可阻攔!”
“諸君,可還有事上奏?!”小胖子吩咐完,轉身看向群臣,群臣都感覺到了天子身上的改變,如今的天子,似乎幾天之內便褪去了稚子之氣,一舉一動,大氣凌然,極為自信,群臣紛紛將此些時間里的事情稟告天子,小胖子也一一解決,混亂已久的廟堂瞬間變得極為和睦。
當眾人開開心心的離開朝議的時候,老太尉緩緩走到了何休身邊,笑著說道:“老匹夫,你可別忘了賭約,民屯官制之事,可能行得通?”,何休冷冷望了他一眼,不屑的說道:“日后才知!”,說完,轉身便離去了,廟堂之中,只有小胖子與蔡邕二人留了下來。
“蔡君,朕聽聞,太學生們多與三公九卿上奏,表述己見,是與不是?”
蔡邕本來還詫異天子為什么留下自己,聽到此語,他不禁有些驚懼,連忙說道:“臣回去便約束學子,不讓他們煩擾重臣!”,小胖子搖著頭,笑著說道:“這算甚么煩擾,這樣罷,他們平日也忙,那些太學生若是還有甚么奏告,你便直接帶到朕的面前,朕來看看...”
“這...豈不是使陛下勞累...”,蔡邕有些遲疑的說道。
“蔡君啊,不要總是如此瞻前顧后啊,你要記得,此些學子都是日后朕之棟梁,望蔡君能替朕好好教導他們啊!”
蔡邕點頭領命。
不出多時,宋典便將一些書籍送到了太學府,此些書籍,皆然農書,有近些的《氾勝之書》,還有古時《神農》二十篇,這是許子的著作,又有如《上農》,《任地》,《辯土》,《審時》,《愛類》等農家之書籍,此些書籍,無一不是失傳久矣,眾人只知其名,卻不曾閱覽。
當這些書籍被送過來的時候,不止是太學生,就是蔡邕,也是激動的捧著書籍讀了起來,太學生們得知自己可以抄寫,甚至是可以學習,以為民屯之官吏,太學生們各個興奮激動,連忙拿起書便抄寫起來,蔡邕又告知他們,日后書寫己見,可以由自己來遞與天子。
太學生們歡呼起來。
“圣天子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