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百家之長罷了,墨雖荒謬,卻也有可取之處...陛下可知,昔日晉文公之朝,文公的臣下都穿著母羊皮縫的裘,圍著牛皮帶來掛佩劍,頭戴熟絹作的帽子,前來參見文公。”
小胖子大驚,搖了搖頭,說道:“此事朕并不知曉,何師不許朕習墨之謬言。”
“那陛下可知這是為何?”
“朕不知。”
“這是因為晉文公喜歡士人穿不好的衣服,臣子用這身打扮進可以參見君上,出可以往來朝廷,這是因為君主喜歡這樣,所以臣下就這樣做。”
“而有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風,必偃!”崔寔說完,又對著小胖子一拜,小胖子愣住了,想了許久,方才有些驚嘆的拍著手,說道:“孟子何其賢,恨朕不得見耳!”
又急忙拉著崔寔的手,說道:“公之賢德,有孔孟之風也,今日幸而遇君,乃朕之大幸,乃天下之大幸!”,崔寔連忙起身,口陳不敢,小胖子大笑。
沒過幾日,小胖子便召開了朝議,群臣到達,對于這位勤勞天子的行事作風,他們也是相當的熟悉,當他們急急忙忙趕到之后,小胖子方才拿出了那篇文賦,他將黃牛賦抄寫了數遍,都是自己的真跡,他笑著將文賦遞到了何休,乃至王符,袁平等大臣手中。
群臣有些詫異,不知道天下何意。
王符只是看了片刻,便不由得拍手叫好,問道:“陛下,這可是您親手所寫?”,一旁的何休嗤笑了一聲,搖搖頭,沒有說話,小胖子有些尷尬,說道:“這是治經博士崔寔所作!”,王符點點頭,說道:“崔寔出身文學大家,能作此賦,理所當然!”
群臣也是陳贊起來,紛紛傳播。
小胖子笑著說道:“此文賦,朕甚愛,何師,王君,這幾篇乃是朕親手所書,便送與兩位!”,何休與王符答謝,拿了文賦,小胖子又對聞人襲,喬玄給于一張,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他甚至給了袁平,荀儉等人也是送了自己之親書,這令袁平等人有些受寵若驚。
要知道,就算這位天子再與他們不合,也是一位注定了要青史留名的明君。
能得到這位明君的親筆書,放于族內,那也是大漲威望啊,日后子孫,也能以此為傲!
小胖子笑著,看向了崔寔,問道:“崔公,不知何以作此符?”,崔寔起身,回答道:“陛下,耕牛者,能忙與春種,助與秋收,其皮革可為鼓,可為甲,骨可作藥,肉可為軍糧,筋可作弓弦,性格忠實,無有犬之惡狂,羊之懦弱,豚之癡傻,故而作此賦。”
“善!”小胖子搖著頭,說道:“賞崔公百金,進槐里亭侯!”
群臣嘩然,崔寔有些驚異,里忙起身,不敢受,小胖子搖著頭,說道:“只為其牛也!”,隨后,小胖子又叫起了太仆馮石,太仆掌管宮廷車馬及牲畜事務,他先是問了問宮中可有好牛,又下令讓太仆為他尋得好牛十頭,日后若是出行,便要以牛為駕。
漢朝天子,多愛胡鬧,眾人見的天子如此好牛,也沒有勸他要遵循祖制,馮石領命。
朝議結束,群臣都沒有商討甚么大事,天子完全將話題放在耕牛之上。
當群臣各自返回,又將天子親筆掛與族中之后,一股牧牛坐牛的氛圍忽然便在天下傳開了,眾人紛紛重金買來好牛,令家奴精心飼養,外出皆用牛車,使得耕牛之價飛速增漲,因其之利,富裕大戶也紛紛開始大規模牧牛,小胖子也沒有想到,僅僅只是幾句話,竟然比鄭玄大半年操勞的收獲還要多!
小胖子得知之后,也是拍手大叫:“孟子大賢!當立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