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除掉了北方大敵之后,大漢正處于一種蒸蒸日上的地步,全國戶籍一漲再漲,比起建寧初年,戶籍足足漲了一倍多,而耕地就比較恐怖了,已經是本初年間的六倍!這些數據還在不斷的增漲之中,全國大小的冶鐵廠,不斷出產的手工品,都令大漢的國力瘋狂的提升!
天子甚至覺得,若是鮮卑能夠堅持到如今,大漢能夠在三個月內,完全覆滅鮮卑大軍,占據其土,如今的水運和馳道,可是能夠讓大漢在一月內到達任何的戰場,何況,大漢的軍隊,伙食日漸豐富,軍餉不斷的提升,武器裝備的更新,軍隊的戰力也是在提高。
他實在不希望,只因為軍中將領的私心,就讓正在振興的大漢陷入中斷,想要開疆擴土,這很好,天子是非常樂意看到這樣的境況,問題是,甚么時候去開疆擴土,現在還不到時候,大漢還有發展的余力,大漢境內,還能再開闊千萬頃耕地,還能養活千萬人,還不到征伐四周的時候。
不過,皇甫嵩的書信到達了張溫這里的時候,張溫就有些坐不住了,三番的求見天子,提議,要派出士卒前往三韓地區,替他們進行治安,消滅賊寇,這話說的好聽,其實就是要在三韓光明正大的駐軍,來控制這個地區,駐軍之后,賊寇甚么時候消滅干凈,那都是張溫說了算啊!
天子連忙拒絕了他的提議,表示,大漢乃仁義之邦,不能隨意欺辱他國。
張溫再言,正因為大漢乃仁義之邦,幫助這些相鄰附庸,幫他們清除賊寇,不正是天子所為麼?
看到天子有些猶豫,張溫斬釘截鐵的說道:“給臣三月,臣定然將三韓之賊酋梟首,將其首級放與陛下面前!”,天子更是頭疼,這王符之事還沒有解決,你又來給朕找麻煩,他直接將張溫趕去了幽州,令他治皇甫嵩新軍,三韓之事,可自行處置,不過,事先要問過自己的意見!
將張溫趕走之后,天子耳邊才算是清閑了許多,王符急急忙忙的趕向了雒陽,不知是甚么謠言,揚州內傳,王符是要被帶回雒陽治罪烹死,使得揚州百姓哭送,甚至要求與王符一同面君,要替王符辯解,王符哪里敢讓這些百姓跟隨自己,若是一同帶回,只怕自己就真的要被烹死了!
于是,他從水路,悄悄離開了揚州,只留下一個繁榮,開始朝著四周張牙舞爪的揚州。
二月,王符尚未歸來,卻是有大事發生,這一月,因父喪,居家守喪的劉洪,為天子進獻了《乾象歷》,《七曜術》,《九章算術》三部著作。
這劉洪,字元卓,乃是泰山郡蒙陰縣人,是魯王劉興后裔,漢室宗親,他自幼聰慧好學,博覽六藝群書,學識淵博,尤精于天文,歷法,算數等,在年輕的時候,便因他的才華而踏入仕途,太史令征召赴京城雒陽,被授予郎中,后遷常山國長史。
后來因為蔡邕的舉薦,他便在雒陽,專門從事歷法研究,后來父喪,為父守喪三年,將自己多年來研究的成果匯集起來,寫成了這三部著作,要獻給天子。
三書齊出,石破天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