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最恐怖的,就是張郃笑嘻嘻的公布了新的政令,檢舉有重賞,無論身份,可以互相揭發,這政令一出,百官相會,都不敢再信任對方了,在自家的府邸之中,都不敢談及甚么政事,百官聞之色變,在數日之內,張郃便借著有人檢舉的由頭,抓捕了三位大臣。
至于是誰檢舉的,張郃說道:“要保護舉薦者的安危,不能示眾!”
百官茫然,也就是說,你想抓誰就抓誰?還不能說出理由?
朝中百官正在哭泣的時候,到達幽州的張溫卻是非常的開心。
因為,天子應允了他的上奏,要求他早日解決幽州的匪患,并且要徹底清除朝鮮地區的賊寇之事,張溫等這一天,已經等了許久,不過,唯一不太開心的,是天子沒有答應他,動用南北軍,只是答應讓董卓與皇甫嵩聽令與他,張溫雖然更想直接動用南北軍,迅速的平定賊寇。
不過,新軍倒也足矣,畢竟,對方不過彈丸之地罷了。
當聽聞張溫趕到之后,皇甫嵩卻是不這么開心,他雖然希望張溫能夠發起這一場戰爭,獲取更多的軍功,可是他希望來的是段颎,張溫身為太尉,卻沒有段颎那般威名赫赫,也沒有甚么戰績可言,他自然希望能夠在善戰的帥才帳下,不過,漢軍精銳,倒也無礙。
董卓也是迅速的回軍幽州,運河之事,他因功勞,追封為了縣侯,做到了護匈奴中郎將的位置上,也算是一方大吏了,不過,他是不會放過任何能夠立功的機會,他帶上了自己的精兵悍將,其中,也包括了太史慈等勇士,到達了幽州,便是要直接去拜見張溫。
皇甫嵩先前拜見了太尉一次,之后便沒有再見過,一直在等董卓到來。
這一日,聽聞董卓到來,皇甫嵩連忙前往迎接,兩人在營外相見,皇甫嵩笑著拱了拱手,說道:“拜見董侯!”,董卓大笑,連忙扶起了皇甫嵩,說道:“君何必如此,卓何德,讓君在此等候!”
兩人寒暄了片刻,方才一同前往拜見張溫,同時,也將自己帳下的諸多勇士帶上了,在大營之中,張溫打量著周圍這些軍侯司馬,他們大多是些壯健的漢子,目不斜視,分別站立在董卓與皇甫嵩的身后,董卓大笑著,說道:“太尉前來,定然是賊寇全無,境內清明....”
“不知太尉何時愿意出兵?”
張溫撫摸著胡須,說道:“吾等還需等待糧草,方能出戰!”
“可是雒陽要運輸糧草前來幽州,那可還要等待數十日啊。”急于立功的董卓皺著眉頭說道,張溫大笑,搖著頭,說道:“非也,朝中有一人提議,說,既然是為朝鮮三韓除去匪患,當然要三韓出糧為漢軍所用...”
皇甫嵩與董卓驚愕的互相看了看,這是甚么樣厚顏無恥的人才能提出來的建議啊,要對方出糧食來資助自己去征伐他?
“敢問張公,何人出此....良策?”
“聞人公也。”
哦,原來如此,董卓與皇甫嵩了然的點了點頭,面色也逐漸平靜下來,聞人公之策啊,那便沒有甚么好驚訝的了。
“我需一能言善辯之士,為我前往三韓....不知,諸君可有良選?”
眾人互相看了看,這些都是軍中莽漢,行軍打仗都是可以,但若是說能言善辯,他們似乎還真辦不來,正在思索著,忽然有一壯士從人群之中走出,對著張溫大拜,說道:“屬下愿意前往!”
看著面前這雄赳赳的猛士,張溫心里大喜,連忙問道:“這位壯士,何人耶?”
“屬下新軍軍侯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