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與皇甫嵩急行軍之下,高句麗王甚至都沒有發現自己被包圍住,當他與王城失去了聯系之后,已經是遲了,他只能借著對地形的熟悉,躲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希望能夠在這些地方通過一些小型會戰的勝利來改變局勢,可惜,張溫完全不給他這個機會。
先是將他困了半個月,隨后,方才不慌不忙的開始壓縮整個包圍圈,一步一步的逼近,一點一點的縮小,這讓高句麗王有些絕望,他也發動了數次的突圍,卻完全破不開漢軍的包圍,而漢軍的包圍圈則是越來越小了,就算他再能躲,總有一天,也會遇到這三支軍旅的合圍打擊。
在被漢軍緊逼之后,高句麗王深思許久,最后方才做出了決定,他將整個三萬大軍化整為散,從漢軍的包圍圈中逃離,先前,他料到漢軍不會撤軍,便將王城轉移到了相對安全的北方,遠離作戰的南方,并且囤積了大量的軍事物資,準備借助地形與漢軍進行長期的作戰。
可是沒有想到,如今卻落得這般下場,他也是有大魄力,直接令士卒們散開,開始了逃亡。
在這樣的情況下,局勢對于漢軍反而有些不利,因為高句麗多山澤,而漢軍縮小包圍圈的同時,不可能做到不留下一兩個人通過的縫隙,高句麗閑散的士卒們混雜在當地百姓之中,不斷的從這些縫隙里逃離,在被抓獲了幾人之后,董卓等人恍然大悟,不再逼迫包圍圈,而是堅固包圍圈。
不過,很可惜,他們醒悟的有些晚了,他們沒有想到,敵酋竟還有這般的膽魄,直接解散大軍,從各處尋求突圍,甚至有人逃到了幽州,作惡地方,被郡縣士卒所抓獲,張溫對此也有些無可奈何,他們畢竟不是本地人,想了許久,他才想起,要利用好那些東濊人啊!
“奉先啊,我欲以東濊人組為軍旅,便以你為校尉....”
呂布驚恐的搖著頭,說道:“我善騎兵,恐是不能率領....”
“奉先啊,東濊人即使不能作戰,可是他們對于地形極為熟悉,只要他們能夠查清各地逃亡的高句麗士卒的位置與路線,稟告與漢軍便可,你最為驍勇...謀略無雙...”
若是張溫平日里這般夸贊呂布,呂布定然是答應的,哪怕張溫是讓他獨自一人去砍高句麗王,他也不會退縮,可是此刻,他實在是不想率領一支東濊人軍隊啊,哪怕把董卓麾下的匈奴騎兵分給自己一些呢?他想了許久,有些肅穆的說道:“張公,布有一言,望公靜聽。”
“我不知東濊之語,將卒不能交流,可謂兵家大忌,我性子驍勇,東濊懦弱,若是以我為將,只怕難以統領,擅殺士卒之罪,我不愿承擔之,不過,我這有一人,可為公所用!”
“何人也?”張溫有些疑惑的問道。
“此人乃是幽州人,曾與曹操久居與三韓,又委任與東濊,熟知東濊之言語,為人英勇難當,善騎射,喚作公孫瓚,字伯圭!曹操遠去雒陽,此人便與我的賬下,擔任軍侯!我舉薦此人,定然可以為校尉也!”呂布信誓旦旦的說道。
呂布這么一說,張溫心里也是有些好奇,笑著說道:“那便將他帶來...”
不久之后,一位身材魁梧,長髯剛須的漢子走進了營帳內,朝著張溫大拜,他不知太尉為何要接見自己,心里滿是疑惑,也有些激動,這可是大漢太尉啊,總領全**事,自己只是一個小小軍侯,看方才呂布那饒有深意的模樣,莫非太尉發現了自己的才能?
或是天子告知了太尉?
他現在前往雒陽的時候,曾與還是太子的當今天子相識。
張溫上下打量著面前這個年輕人,笑著說道:“你便是公孫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