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平二年,四月
經過了長達半年的鏖戰,張溫還是合兵與高句麗之夕立城,將整個包圍圈徹底的合攏了起來,不過,很可惜,高句麗王早已逃離了此處,已經是趕到了北方,動用自己所留下的軍資利器,重振旗鼓,張溫也是立刻以董卓,皇甫嵩部為前軍,與高句麗再次形成了南北對峙之勢。
在從南部地區撤離的時候,高句麗王十分的堅決,他沒有給漢軍留下任何可用之物資,占領了如此多的土地,不僅沒有給漢軍帶來什么實質性的幫助,反而是讓補給更加苦難,拉長的戰線讓負責戰事運輸的陶謙極為的勞累,平日里也不乏抱怨。
張溫并不打算如此與高句麗耗下去,他這次,直接從四路進軍,后方也沒有留下把守之人,董卓撲向東北處,皇甫嵩則是西北處,呂布負責在后圍殲滅逃亡潰軍,而張溫本身則是直接撲向了王城,另外,還有公孫瓚,他率五千驍勇營的士卒們,作為漢軍斥候,負責偵查。
在山林之中,一群精銳士卒正在四處探索著,身穿白甲胄的公孫瓚,走在最前方,他們都下了馬,這里的地形,對馬匹極不友好,他們只能牽馬步行,公孫瓚皺著眉頭,認真的看著前方,瞇了瞇眼睛,抬起手,低聲說道;“謹慎,此處或有敵情....”
聽到公孫瓚如此言語,他身后這些驍勇營的精銳們嚇壞了,渾身都在顫抖著,面色發白,一手緊緊的抓著韁繩,稍有不對,他們便會騎馬逃離,公孫瓚沒有理會他們,當他們一行人穿過山林的時候,公孫瓚聽到了人聲,他猛地壓低了身子,拿起了手中的長弓。
做好了隨時戰斗的準備,就在那一刻,從對面忽然冒出了一行人馬,這些人,也是與公孫瓚等人一般,牽著馬匹,交談著,三三倆倆的朝著山林走來,當他們抬起頭的時候,嚇了一跳,從這些人的裝備上,他們能夠輕易的看出,這些都是漢軍的精銳部隊!
他們可實在沒有想到,在這么荒涼的山林之中,還能碰到漢軍!
驍勇營的諸多士卒也沒有想到,自己來這個百里無人煙的荒涼地界來,為何還能碰到高句麗人??
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公孫瓚,拉弓射箭,一氣呵成,頓時,站在最前方的高句麗士卒飛了出去,胸中插著羽箭,倒在了人群之中,頓時,高句麗一片喧嘩,高呼“漢軍來襲!”,牽著駿馬,轉頭就跑,這些家伙,也是高句麗王臨時征調而來的士卒。
大部分人,甚至都不是高句麗人,而是一些扶余俘虜。
在一個月前,扶余王認為高句麗覆滅在即,便率軍攻伐王城,卻是被剛剛返回王城的高句麗王迎頭痛擊,殺得扶余大軍崩潰,就連扶余王都險些死在了王城,丟下了數千士卒,逃離了此處,高句麗王也是憑借此舉再一次豎起了威望,穩固了軍心。
而這些人,就是由俘虜所組成的,他們在面對漢朝的戰役中,被張溫打的苦不堪言,他們甚至都不是高句麗的對手,更何況是更加精銳的漢軍呢?看到他們如此不中用,高句麗王便將他們分批派往敵后,制造混亂,切斷糧草運輸之類,他們走的便是這些山道。
沒成想,在這里也能碰到漢軍,這如何是好,昔日漢軍的勇武早已讓他們失去了作戰的信心,他們瞬間潰不成軍,逃離戰場,公孫瓚大喜,在這個時候,只要自己能夠騎馬追殺,便能斬獲軍功無數啊,他拔了間,高吼道:“驍勇營,與我殺!!”
聽到這聲怒吼,高句麗士卒跑的更快了。
公孫瓚剛沖了幾步,便被驍勇營的士卒們緊緊的拽住。
“校尉,賊軍勢大,還是先行撤退罷!!”東濊軍侯顫抖著說道,頓時,幾個人撲了上來,抬起公孫瓚便朝著后方逃去,整個驍勇營迅速的撤離戰場,逃離的速度并不比那些高句麗人要慢多少,還快了幾分,公孫瓚怒吼道:“放我下去!!我的軍功!!我的軍功啊!!!”
驍勇營與高句麗朝著兩方逃離,都沒有要停下來的意思。
逃離了數個時辰,驍勇營這才停了下來,每個人都是氣喘吁吁的,公孫瓚臉色發黑,站在原地,久久的陷入沉思,自己率領這樣的士卒,真的能作戰麼?他訓練這些士卒也有數個月了,在他的訓練之下,這些東濊人表現的也并不遜色,操練也是極為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