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將頭壓得更低了,他心里清楚,天子絕沒有可能讓自己坐上司徒的位置,就算天子心里有這個想法,自己也是不能接受的,若是他這般年紀,便官拜司徒,號令百官,只怕明日他曹家便會成為百官心頭刺,眼中釘,欲除去而后快。
“那,若朕拜你為大司農,又當如何?”
天子再次問道。
曹操抬起頭,又拜道:“臣不敢。”
“孟德不可妄自菲薄,孟德之才,朕自知之.....你是孝康皇帝一手提拔的賢才,孝康皇帝逝世之前,曾曰,邢子昂,曹孟德,劉玄德,袁本初之才可為司徒....朕深以為然...這幾人之中,朕獨愛你,任大司農,便要好生輔佐袁公,以盡王事,朕絕不虧待你....”
聽到天子這么說,曹操心里明白,天子是要拜自己為大司農,既然天子有這個想法,他也不能再繼續反對,拜道:“遵陛下詔....”
“陛下,這倭國之事.....”
“你不必心急,倭國之事,還需等賀幽相連,地方大興,才能動手....”
“謹喏!”
曹操便又與天子交談了許久,天子詢問了三韓的情況,又問了曹操的一些政見,這才讓他離去,當他走出了皇宮的時候,心里還是有些疑惑,看天子如今的言語,邢子昂顯然是不能坐上王符的位置了,若是天子有意拜邢子昂為司徒,只怕自己也能混進尚書臺。
不過,自己拜為大司農,那么這尚書臺,天子顯然還是不愿更換的,司徒之位,究竟是何人來坐呢?
當曹操離開之后,天子輕聲說道:“進來罷....”
荀彧與郭嘉從側門走了進來,坐在了天子的身邊,荀彧皺著眉頭,問道:“陛下是不愿讓邢公擔任司徒?”,天子皺了皺眉頭,沒有言語,郭嘉不屑的看了看荀彧,也沒有發問,看到郭嘉的模樣,荀彧心里有些惱怒,問道:“奉孝可有甚么見解?”
“呵...”郭嘉別過頭去,沒有理會他。
天子咳了咳,說道:“邢君高尚之士,而行事卻是有些迂腐,他可為尚書令,卻不能為司徒....任司徒之位,不僅要有治國謀略,更要膽魄出眾,邢君安于現狀,只怕,難以承擔此任....”
荀彧瞇了瞇眼睛,說道:“那....陛下可是要以崔公為司徒?”
天子一驚,轉過頭來,深深的看了看荀彧,沒有言語,笑了笑,郭嘉看著荀彧搖著頭,還是年輕啊。
而荀彧看到天子這般表情,心里頓時明白,自己是猜對了,笑著說道:“崔公此人,雖疏與實干,卻長與謀略,學識淵博...若他為司徒,想來,也能不使王公之革新中斷....”
這個時候,身為王公弟子的郭嘉面色漸漸肅穆起來,點點頭,說道:“師君曾言,如今能看懂他潛夫論者,只有一個半人,那一個便是崔寔.....”
“那半個又是何人?”荀彧有些好奇的問道。
郭嘉肅穆的說道:“正是在下,郭嘉,郭奉孝。”
三人又談了片刻,荀彧郭嘉二人這才離開,天子看著他們離去,心里卻不知在想些甚么,荀彧與郭嘉,如今成為了他的左右手,兩人都領著侍中,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隨時的拜見天子,能夠與天子交談,這可是百官求之不得的權力,不過,兩人并不是很能合得來。
荀彧幼時頑劣,可如今,也長成了翩翩公子,不愧其世家出身,行舉也頗有風范,不過,他心里還是有那股傲氣,畢竟,他自幼便有神童之名,乃是科功考核之冠里最為年幼者,更是有荀氏這般龐大的背景,天子也是與他極為交好。
可郭嘉亦然如此,他年少便拜在王符門下,深受王符之影響,又是連中四冠,舉世無雙,天子與他亦然親善,這就導致兩人之中出現了競爭,天子并不反對這樣的競爭,身為天子,他更希望看到大臣們之間都有些矛盾,而不是一團和氣。
若是荀彧與郭嘉整日黏在一起,相互引為知己,只怕天子也不敢把他們留在身邊重用。
次日,天子便召開了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