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胖子通過忠烈堂,以及對方的征伐,算是在群臣之中樹立了威嚴,在考核與官學之事里,算是獲得了士子們的心,不過,在民事方面,他還沒有格外突出的貢獻,雖說有軍屯改革,可是此事對百姓而言,用處并不大,倒是孝康皇帝廢除一系列的苛政雜稅,讓百姓們感恩至今。
走進了府邸里,胖子打量著周圍,作為大鴻臚,趙溫的府邸并不奢華,反而是有些簡陋,家奴也不過六人,這對于九卿來說,顯得有些不夠格,胖子搖著頭,無奈的說道:“九卿之俸祿并不低,何以過得如此簡樸?”,趙溫只是笑了笑,低著頭,并不敢回答。
進了內屋,天子便坐在了上位,趙溫坐在了他的身邊,而諸葛亮等幾人有些敬畏的站在遠處,打量著他,天子先是與趙溫問候了幾句,方才指著諸葛亮,笑著說道:“方才,這小子言之,他乃是你的族人,故而進來看看...你族人不錯,小小年紀,卻是聰慧異常。”
趙溫疑惑的看著諸葛亮,問道:“小娃娃,你何人也?”
諸葛亮聽到兩人發問,立刻拱手,禮儀倒是有模有樣,他低著頭,說道:“小子諸葛亮,乃是瑯琊諸葛氏,先祖名諱豐,孝元皇帝時任司隸校尉,家父名諱珪,曾任泰山郡郡丞...叔父玄,如今為淮陽令...亮幼年失父,長與叔父之手。”
“今年官學考核,亮僥幸通過,故而前來雒陽,只是未曾想到,前來雒陽之后,看建寧石經入迷,包裹被竊,故而不能進太學,爭辯不得,便欲返家,路途見人跟隨,以為歹人,故而佯稱大鴻臚之族人,不知是陛下親臨,恕罪!”
聽到他這么說,天子心里也就確定了他的身份,瞇著眼睛,點了點頭,說道:“瑯琊諸葛,朕是知曉的,你阿父,朕也知曉,阿父在世之時,曾提及數州官吏,令朕提拔,你父諸葛珪,便是其中之一,若是朕沒有錯忘,你有一兄一弟?”
天子如此言語,諸葛亮心里更是激動,雙眼微紅,點著頭,說道:“天子竟知我家事耶。”
“天下百姓,皆為朕之子民,豈能不知?”
胖子說著,搖著頭,說道:“你也是個聰慧的,莫要就此被耽誤了,朕便與蔡邕言語一聲,你去太學繼續念書,萬不可有歸家荒廢學業之意,你父早逝,十載之后,朕定當重用你....”
諸葛亮大拜,說道:“多謝陛下之恩,只是亮發下誓言,永不踏入太學一步...亮不敢違背諾言,還望陛下恕罪!”
“哦?”天子聽聞,不怒反喜,想了片刻,說道:“那么,門子學如何?”
他這句話,有些試探的成分,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是厭惡門子學的,他們覺得,與那些寒門,甚至連韓門都不算的農夫之子同伍,實屬丟了他們的臉面,天子瞇著眼睛問道,諸葛亮也是世家子弟,他會如何回答呢?諸葛亮臉色平靜,拱手說道:“多謝陛下,亮定不辜負陛下之厚望,好生進學...”
“好,哈哈哈,朕親自舉薦你,可勿要令朕丟了臉面啊!”
諸葛亮慎重的點著頭。
天子也就沒有再理會這小子,就算這小子日后與曹操一般,有治國之大才,如今也不過是稚子,自己給予他一些恩澤便可,其他就等日后了...天子與趙溫聊了片刻,便令張郃麾下將諸葛亮送到門子學去,又親自修書一份,給予門子學大祭酒鄭玄。
出了府邸,諸葛亮還是有些不可置信,如夢一般,他身后的隨從,一臉的欣喜之色,掩蓋不住,諸葛亮感慨著,天子的幾番言語,讓他極為的感動,心里更是發誓,定不能辜負天子的如此厚望,日后定要讓太學為今日之事而追悔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