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聲音越來越高,到了最后,他咆哮著問道。
劉默緩緩抬起頭,雙拳緊緊握著,他盯著荀攸的眼睛,片刻之后,他臉上出現了一絲的微笑。
僅僅不到半個時辰,眾人都明顯的發覺到了劉公的變化,劉公先是去尋找了劉安,坐在劉安的對面,看到他前來,劉安有些不解,劉默坐在了他的面前,笑著說道:“倭王不虧我大漢仁宗孝康皇帝之后,如今之局勢,竟能面不改色,令臣極為佩服!”
“臣曾拜見孝康皇帝,孝康皇帝之模樣,與陛下,與倭王,有八成之相似,那時,臣還是在東濊為君,每日憂心忡忡,有高句麗為難,倭王不知,那高句麗,簡直與禽獸無疑啊,他們以臣之族人為獵物....”
終于,倭王借著身體不適的理由,將劉默請出了船艙。
劉默走出之后,立刻便去尋找公孫瓚與太史慈。
“子義將軍啊,哈哈哈,這番前往倭島,還是仰賴將軍啊,我也未曾想到,徐將軍與子義將軍如此迅速的解決了敵人,可惜啊,未曾在東濊遇到將軍,若是在東濊遇到,我定親自為兩位將軍煮上一條上好的魚來,東濊之魚蝦啊,格外鮮美,還有長著龍須的魚呢,可惜,如今很少見啊...”
“嗯?”太史慈瞪大眼睛,他完全想不到,僅僅半個時辰之內,為何劉默會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旁的公孫瓚卻是點著頭,說道:“劉公所言不假,我便曾見過,我稱為龍須魚,可惜,魚蝦不能久存,不然,定要送給陛下享用!”
“你莫非不知?可用冰塊遞送?沿途潑水...”劉默再次開口。
看著兩人熱烈的聊了起來,太史慈目瞪口呆。
“我...還是去前方看看,可有敵情....”
在這些人之后,劉默又找到了呼邑,呼邑對這位劉公,心里還是畏懼的,態度極為恭敬,劉默坐在他的面前,有些隨和,說道:“倭君請坐....”
“這番,并不該出現這樣的情況,奈何,倭王遇刺這般大事,我們定是不能輕易放過的,你要知道,當今陛下,脾氣剛烈,若是等待天子詔令再行事,只怕你狗奴國就要遭受大難,雞犬不留啊,你那孩兒,你沒有管教好,你也不必擔憂....”
“等我們去了王城,你便讓你的孩子出來,重新帶領你的官員,穩住各地的局勢,再繼續倭王大婚,至于你的孩子,我可答應你,不殺他,不過,牢獄之災,是免不了的...”劉默說著。
“多謝劉公,多謝劉公,我那孩兒,年少無知,還望劉公莫要怪罪,到了王城,我親自讓他負荊請罪,發送去雒陽,讓陛下懲治..只是,還望劉公能夠求情一二...我管教不力,犯下如此大錯,君位我愿棄之,為一平民便可....”
兩人這么一聊,便是聊了數個時辰。
終于在劉公說完東濊長著龍須的魚之后,這才離開了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