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道與運河,也一直保持在建寧時期的規模,甚至還出現了一些縮水,這是因為沒有進行維護,道路受到了破壞,邢子昂一直都是堅定的落實孝康皇帝的政策,哪怕孝康皇帝如此不在,他還是認為,孝康皇帝當年既然有這樣的想法,那么,繼續實行,肯定就是沒有錯的!!
邢子昂就是有這么一個堅定的信念,這,也是當今天子不大愛他的原因,在孝康皇帝時期,邢子昂上奏無數,先后跟隨何子,王符,聞人襲等大臣,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處理內政,都是好手,到了朕這里,你就不再言語,整日沉默寡言,這算什么事?
你究竟是孝康皇帝的臣子,還是這大漢的臣子?
若不是邢子昂做事能力極強,只怕他早就被天子趕回饒陽去了!
不過,在看到了眾人的上奏后,天子心里卻有些歡喜,邢子昂上奏了,即使他對孝康皇帝還是念念不忘,不過,這也說明自己如今可以完成孝康皇帝所不能完成的了,這是喜事啊,何況,盧植,曹操,袁術這些人,都給了天子很大的驚喜。
小胖子很累,自從登基之后,他便很累,他的確沒有遇到孝康皇帝登基時的那般險境,可是,當他登基的時候,身邊也沒有何耶耶保駕護航,沒有老太尉那般的睿智老者,群臣都不喜他,只有一個百官厭惡的王節信,艱難的站在他的身邊,朝著眾人拔劍。
可是,很快,王節信也不能再陪伴在他的身邊,他至今想起那一行字,身體還會在憤怒之中顫抖。
自己的身邊,看似人才濟濟,可是,這些都是些沒有長成的人才,他們大多都沒有到而立之年,甚至,還有弱冠,他們可以幫助自己,但是幫助就沒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大,咬著牙,撐了那么久,終于,如今的廟堂,自己也有了可用的大才!
天子翻看著面前的表文,不知看了多少次,每一次看,嘴角便不由自主的帶上了微笑,這與他平日里表現出暴虐格格不入,一遍又一遍的著。
當韓門進來,準備換燭的時候,
天子將頭埋在胳膊上,面帶笑容,微微打呼,睡的正香。
或許,這是十一年來,
他睡的最安心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