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抵是不會的。”
“為何?”
“師君不喜與人爭執。”
“這倒是...”曹操點著頭,諸葛亮看著面前的曹操,遲疑了片刻,又說道:“曹公,我師君常言,事以名為,無論何人,所要做何事,都是要以某一名義而進行的...而這個名義愈是偉岸,事情便愈能順利....”
“哦?”曹操一愣,看著諸葛亮,問道:“你覺得新政無名?新政之事,乃是為了天下黎庶,為了萬千百姓,何談無名?”
諸葛亮搖了搖頭,低著頭,不再言語。
曹操看著他,看了許久,忽然醒悟,他咧嘴一笑,饒有深意的看了看諸葛亮,低聲說道:“多謝!”,隨后,他便離開了閱文館,諸葛亮依舊低著頭,看著自己的書,沒有搭理曹操。
曹操走出了閱文館,便一路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隨后,便是整整三日,都是閉門不出,不知在做什么事,到第四日的時候,他走出府邸,又直接前往皇宮,這不不少關注著他行蹤的人,心里都有些擔憂,生怕他又想出什么辦法來針對他們。
趕到了皇宮,宿衛們立刻稟告,沒多久,便有黃門來接他。
到了厚德殿里,天子正在處理各地的奏表。
曹操站在門口,天子沒有抬起頭,直接說道:“坐!”,曹操坐在天子的面前,天子忙碌了許久,這才抬起頭,長嘆了一聲,看向曹操,問道:“怎么,新政有進展了?”
“陛下...我想出一策,或能減少新政所受的阻遏!”
“哦?何策?”
“陛下,國中士子們反對新政,這是因為新政危害到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不能擁有大量的耕地,不過,這一點,他們是不敢明說的,他們都是些道德高尚的賢才,怎么能是為了這些來反對新政的呢?他們反對的理由,只有一個,那便是,新政不重賢才...”
“他們以賢才自喻,以臣為教唆陛下,遠離賢人的奸邪之輩。”
“而陛下只要破了他們的名義,他們便不能再繼續反對了!”
“哦?如何破之?”
“自然是要體現出廟堂對賢才的重視,以及渴望...先前,我去拜訪故司空袁公,袁公曾言,若要士子們不反對,一則名,二則利,如今,我方才醒悟!”曹操說著,天子皺著眉頭,示意他繼續說,曹操又說道:“不久前,我與帝婿聊了許久....”
“呵,那小子能說出什么來!”天子聽聞諸葛亮,臉上便是有些惱怒。
“咳,陛下,如今,天下學子漸多,南北二院新設,太學,門子學,在讀學子數萬...為了彰顯廟堂重視賢才的決心,臣以為,可減少這些學子們的稅賦,一家之主,只要有進入四大學府的學子,便相應的減少他們的農稅,并且對這些學子們,進行資助,至于他們學業結束...”
“這便是利,給與他們利益,同時,又能彰顯廟堂重視賢才的決心。”
“另外,對于那些學識出眾的士子,可贈其門戶牌匾一塊,這便是名,他們享此殊榮,定然不會再有反駁之意。”
“而最重要的是,這能破去他們的無妄之言,他們皆言,新政之事,不敬賢才,陛下如此下令,能讓他們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