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派出的使者,在半個月之后,方才各地國王的幫助下,找到了前來的董卓大軍,急忙遞交了公孫瓚的書信,董卓此時,已經帶兵駐扎在輪臺,在看到了公孫瓚的書信,他立刻便令士卒們發兵,公孫瓚在書信里,詳細的交代了所有的事情。
首先,這伙軍旅,他們并不是貴霜的正式軍旅,按商賈們所說的,如今的貴霜王韋蘇提婆,也就是前貴霜王胡呲色迦的獨子,是個不太..精明的君王,不過,與大漢外貿之事,他也是非常支持的,并沒有反對,不過,因他的昏庸,馬拉坎達,藍氏城,明那加拉的幾位諸侯,一同反對他的統治。
而可笑的是,這位韋蘇提婆,竟也不去鎮壓,反而以這些地區落后,耗費國力為由,任由他們行事,本來這正合諸侯們的心意,也都不再理會這位君王,可是,唯獨馬拉坎達,這里的君王與韋蘇提婆的理解方式似乎差不多,他提出,韋蘇提婆不能為君王,君王應該是胡呲色迦國王的弟弟,膩色迦。
他以擁立膩色迦的名義,發動了對韋蘇提婆的戰爭,韋蘇提婆平生最為厭惡自己的這位叔叔膩色迦,故而他也坐不住了,兩伙人在興都摩什山附近交戰,韋蘇提婆占據著上風。
本來,這些都是與商旅無關的,可是,在馬拉坎達軍旅敗北,君王被活抓后,韋蘇提婆并沒有寬恕他麾下的士卒,反而揚言要血洗了所有的參與者,這才使得馬拉坎達的軍旅紛紛朝著大宛,琉勒的方向逃離,大漢的商旅,也遭受到了他們的襲擊。
大宛早與他們打了起來,琉勒也不例外,不過,因為塞外有大批的流亡叛軍四處劫掠,使得二國沒有辦法將消息傳達到西域都護府,而他們似乎也不愿招來漢軍的襲擊,故而只活動在大宛,琉勒,莎車,也就是蔥嶺地區。
董卓又將這書信發給了戍輪臺校尉,讓他遞交與廟堂,這才連忙率軍旅前往蔥嶺。
大軍開拔,浩浩蕩蕩,董卓一路催促著,而行軍速度卻并不迅速,這里實在是詭異,前些日子,還是極為炎熱,讓人無法忍受,到了如今,卻又迅速變得寒冷,冷風刺骨,大雪壓境,這里的風雪很大,行軍頓時變成了十分困難的一件事,甚至都有些看不清道路。
這對于董卓雖是壞事,可是對于遠處的公孫瓚而言,卻是大喜事。
這些日子里,他率領驍勇營,在蔥嶺周圍來回行動,不斷的進行騷擾,而貴霜叛軍也是氣急敗壞,派出大量的騎兵來搜尋他們,伏擊他們,不過,這并沒有什么用,他們連一個驍勇營士卒都沒有抓到,帶著這些貴霜叛軍,在蔥嶺地區來回跑。
忽如其來的暴風雪,的確是嚇壞了公孫瓚,這讓他們的逃亡變得困難了,不過,受到了更大驚嚇的,還是貴霜人。
只見那些貴霜人,看著這連天的風雪中,跪倒在地面上,哭訴著,在畏懼之下,瘋狂的逃離此處。
而遠處正在觀察著他們的公孫瓚,臉上卻露出了和善的微笑。
莫不是,你們那里不會降雪??
那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