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在北方山口探查敵情,匆忙的返回了駐軍處,告知關羽,北方情況有變,站在山口,能夠聽到敵人操練大軍的聲音,并且,在山壁上眺望,還能看到很多的旗幟聲音,包括很多的飛鳥都在山的那一邊盤旋著,好似是有大股敵人在對岸,在夜里,還能看到他們生火做飯時弄出的滾滾黑煙。
而在南方,則是沒有任何的變化,沒有看到有前來的船只,一如往常,只是,心細的曹操發現,河流有上漲的趨勢,而根據當地人所說的,這個時候不應該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這通常是在春季大雨的時候,才會出現的情況,得知了這些,孫堅也連忙稟告董卓大營。
河流上漲,很有可能就是敵人的船只云集在這條河道上,太多的船只堆積在河面上。
董卓心里已經能夠肯定,貴霜人就是準備從水路進攻,他們在河上聚集了眾多的船只,而北方,只是他們虛張聲勢罷了,若是他們真想從北方進攻,是不會做出如此動靜,來讓漢軍做好準備,也就是說,他們只是佯攻北方,好讓自己將兵力分到北方去,再從南部進攻!
他有些等不及了,想要派遣一支精銳的士卒,前往北方,斷掉對方的糧草輜重。
賈詡卻還是不許,董卓倒也能按住那顆期待建功立業的心,畢竟,他不是年輕人,他從伍幾十年,從桓帝時期開始,歷經三代君王,作戰無數,他知道,作戰最忌急功利切,故而能夠穩住心思,不過,他麾下的校尉,卻大多都有些坐不住了,他們還年輕,他們更渴望能夠獲取更多的戰功!
董卓與賈詡商談了許久,最終方才決定,還是不要急著出兵北方,若是冒然出兵,可能會陷入讓大軍陷入不利,最好,還是派遣一支斥候,進入北方,探查虛實,另外,要讓精銳士卒們在外把守,隨時接應,若是有不對的,便立刻作戰。
為了此事,董卓讓黃忠留守大營,自己與賈詡前往北部,前往關羽鎮守之處。
當董卓率領大軍趕到的時候,公孫瓚,關羽,華雄三人前來迎接,看到華雄那憨厚的笑容,董卓就是頭疼,眾人一同進了營帳,董卓也就不說廢話,直接將這些日子所發生的事情說了出來,又談到了他與賈詡的定策,眾人的目光頓時看向了公孫瓚。
公孫瓚迎著眾人的目光,上前,朝著董卓大拜,說道:“吾等愿去探查敵軍的下落,不過,若是發生不測,還望董公能迅速支援....”
“伯圭放心!”
次日,董卓大軍趕到了山口,停留下來,砍伐周圍的密林,這些密林,不光阻礙了眾人的視線,甚至,它們還讓董卓沒有辦法再這里扎營,經過了兩三日,這里的密林大部分被清楚完畢,董卓在這里扎下了營帳,公孫瓚則是帶領驍勇營的士卒麼,全副武裝,過山口,進入花刺子模。
公孫瓚坐在最前方,這里的山口狹窄,他沒有辦法騎乘馬匹,只能讓馬匹走在前頭,自己在身后驅趕著馬匹,一行人就這樣穿過山口,越是往前走,山口越是開闊,公孫瓚這才騎上了馬,不過,還是一人一人的前進,公孫瓚生怕等會逃離的時候會有堵塞的情況發生。
公孫瓚手持強弓,目光打量著周圍,小心翼翼的前進著,心里也是有些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