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在大殿里爭執不休,直到最后,天子方才親自決定,他增設了御史臺的一部分權力,不過,卻沒有像張飛所說的那樣,給與士卒或者允許他們調動廷尉,另外,對于各地的刺史,還是做出了一定的改變,比如原先年例的奏表,改成三月一次的季奏表,另外,還加強了廷尉的權力,將他們的抓捕限制一下子提高到了兩千石的級別。
朝議結束,張飛剛剛走出去,便感覺到身后還跟著一人,他沒有理會,穿上了鞋履,走出皇宮去,走出了皇宮,此人卻還一直跟在自己的身邊,張飛實在壓抑不住心里的怒火,轉過身來,怒氣沖沖的看著面前的華雄,問道:“君可有什么要事???”,華雄笑著走到了他的身邊,說道:“你是如何說的那么大聲的?能否教教我啊??”
張飛的臉漸漸變黑,咬著牙,說道:“天生如此!!!”
“那你可曾成家,可有待嫁的姊妹?女兒也行啊!!”
..........
在另一方面,司馬氏有孕的消息,袁術也是告訴了東宮的幾位屬官,大家都為袁術而開心,周瑜與劉獒更是提前備禮,作為袁術的弟子,他們需要獻上厚禮,而其他的人,也紛紛準備起禮物來,看得出,在東宮里,太傅袁術還是很受大家的尊敬的,不過,不知為何,最近袁術確實不太愛來東宮了,一直都是在自家府邸里。
劉獒等人每次去看望他的時候,都能看到他忙著書寫《公羊解詁》,說起來,這本書早就該寫完了,可是在袁術將如今的情況與公羊學的三世說聯系起來之后,他就有了更多的想法,隨之這本書也就要繼續寫下去,袁術將近期來自己的想法全部都寫在了這本書里,同時,他還不忘記跟劉獒等人宣揚自己的這些思想。
袁術的思想,通俗易懂,自古以來,富國還是富民,讓諸多思想家們爭執不休,在先秦時代,儒家的思想家們大多都是談論富民,而不談國富,法家則是與他們剛好相反,他們談國富,而不談民富,如商鞅,就曾經說過,百姓不能太貧窮,不然會輕易的離開自己的土地,不方面國家使用他們進行耕作。
同樣的,他們也不能太富有,不然他們就會輕視國家的獎賞,還會擾亂社會秩序。
儒家覺得,百姓應該富有,國家的錢財在百姓手里才是最好的。
當然,后來也有荀子這樣,提出國富民富論的,荀子認為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他將兩者聯系起來,認為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點,到了袁術這里,他將兩者再次結合起來,在延續了荀子想法的同時,再次提出了民富國富論,他與荀子所想的略有些不同,荀子從百姓的生活入手,認為要首先提高百姓的富裕狀態,然后國家自然就會富裕起來。
袁術則是認為,最先要讓財富集中在國家這里,讓國家富裕起來,然后重用士大夫,讓士大夫們富裕起來,最后再通過錢財施行有利于百姓們的政策,讓百姓們富裕起來,這就是袁術的公羊三世三富論!
不僅僅是劉獒,就是諸葛亮,司馬懿,龐統這些人,也是很認真的聽著袁術的講解,袁術并不介意他們提出自己的想法,若是他們有反對的,或者想不明白的地方,袁術就會想盡辦法來解決,苦思冥想,不斷的完善這剛剛有了雛形的新公羊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