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龐統,他認為諸葛亮是看不起自己之外的所有官吏,故而不悅,只有他自己才能看不起自己之外的全部官吏,你諸葛亮是不能這么做的。
他不太愛給其余人發言的機會,不過,在另一方面,他也從不嫉恨其余人,他沒有龐統法正那般的傲氣,會看不起他人,也沒有司馬懿這般總是想要展現自己的才華,他發言只是想讓朝事更好,更順利罷了,就是這么一個復雜的人,有人喜,也有人厭惡。
司馬懿與他不同,他也是極為聰慧的一個人,他卻時刻都想要展現出自己的才華來,他同樣不會將傲氣展現在身上,他卻是想讓眾人都知道,我司馬仲達,絕非等閑之輩也!這也是他在東宮里,事事都與諸葛亮對著干的原因了。
諸葛亮搖著頭,說道:“仲達若有大略,言語便可,不必如此。”
司馬懿看著太子,說道:“依我看,不必增設新部,朝中有中書令,本就是負責下達詔令所用的,奈何,后來尚書臺職權越重,使得中書令漸漸沒落,若是殿下有意,重啟中書令,將中書令作為下達詔令所用,另外,朝中侍中侍,本是跟隨天子之旁,審閱政令所用,可如今也淪落為黃門一般....”
“以我之見,興這兩部便可,諸葛公以為如何?”
司馬懿反問道。
“仲達之言不錯,然而...”諸葛亮話頭一轉,又說道:“下達詔令,審閱政令,此二者,即繁瑣,又極為重要,你覺得,兩個區區千石之官,便能負責麼?何況,中書令麾下才多少官吏,侍中侍又有多少,這些人足夠麼?仲達可是要說增設便可?那豈不是多此一舉,還不如新設兩部更便!!”
司馬懿也不肯退讓,兩人頓時就爭執了起來,言語甚是激烈,而東宮群臣,也是分成了四派,曹丕,孫權,盧毓,都是支持諸葛亮這邊,而龐統,法正,袁尚,這是支持司馬懿的,另外,還有周瑜,魯肅兩人,他們屬于中立派,并不愿參與這爭執之中,除此之外,第四個派系,也就是滿寵,他獨自一人,他屬于砍頭派,不喜歡廢話。
看著兩大派系爭吵不休,劉獒也有些無奈,他希望自己的麾下能夠和和氣氣的,不要有這樣多余的爭論,可是阿父曾把他叫過去,還特意吩咐他,千萬不要理會這些,若是有可能,就想辦法讓他們斗得更兇一些,他們整日爭執不休,你反而可以輕松些,可若他們親如兄弟,你就該慌了!!
劉獒很是想不通,為何要如此,他做事,不就是需要眾人團結一心,眾志成城麼?為何還要刻意讓麾下吵起來呢?是怕他們聯合起來,對自己不利麼?可是自己信任他們呀,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司馬懿,都是與自己結交多年的好友,無論如何,劉獒都不覺得他們會做出對自己不利的事情。
可這是阿父的命令,他也只能聽從,阿父總不會害了自己。
他心里如此想著,沉思了片刻,方才說道:“諸君且莫要爭吵....”,他這么一開口,大家也都停了下來,不再爭吵,紛紛看向了太子,都在等著太子來想出辦法來,劉獒也有些無奈,這種時候,他也不能過于偏袒一人,他只能說道:“諸君之策,我都覺得很好,我就一同上奏陛下,就看陛下的意思罷...”
他如此言語,眾人也就點點頭,不再爭執,畢竟,他們說了不算,太子說了也不算,唯獨天子說的才能作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