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涼州刺史府那里,有不少擅長此道的能人,他們都是聽聞了我的名聲,故而前來幫助,我也是以禮相待,禮賢下士,他們就幫我制定修筑之事了,袁公,你看,那位正在城頭上指揮的,就是從涼州刺史府里來幫我的賢才,他喚作李嚴...雖年輕,卻還是有些本事的,我就讓他統帥其余賢才,幫著修筑。”
袁紹點點頭,看了過去,卻見一年輕人正站在城頭,指揮著眾人,正叫著,轉過頭,看到了前來的華雄,那人連忙走下了城頭,華雄咳了咳,看著袁紹,說道:“袁公,他們也在忙碌著呢,我們還是先回府罷...”
“我還是見見這位賢才罷...這樣能自發前來救濟災民的賢才,不多了....此人大德啊!”袁紹感慨著,這人卻慌慌張張的走了過來,朝著華雄一拜,又朝著他身邊的袁紹一拜,卻沒有認出袁紹來,他看著華雄,有些委屈的說道:“華公啊,這修筑之事,我都制定好了,何時才能放吾等離開啊???”
“咳咳....”,看著一旁袁紹那狐疑的目光,華雄解釋道:“袁公不知,這些人自發來救濟災民,還想不要報酬,就這般離去,我當然是不許,硬是要留住他們,好生的款待一番,他們不肯受,讓我放他們離去,袁公啊,如今這樣心懷天下,又不索要報酬的賢才,是越來越少了啊....”
李嚴也是有些茫然的看著華雄,又看了看一旁的袁紹,袁公??他猛地反應過來,連忙朝著袁紹行禮,說道:“拜見司空公,不知司空當面,有失大禮,還望海涵!!”,看著這人如此言語,袁紹點點頭,問道:“你是哪里人,擔任何職??”
“臣父乃是南陽人,可家母卻是汝南人,說起來,還是與袁公同宗....”
“哦?與我同宗?你阿母何人耶?”袁紹有些吃驚的問道。
“乃是袁光祿之孫。”
袁紹聽聞,心里大喜,袁光祿,也正是袁平,因擔任過光祿勛,被稱為袁光祿,而袁平正是袁紹的大伯,袁逢之長兄,他是在沒有想到,這年輕人竟還是自家的親戚!
看到兩人是親戚,華雄臉上卻有了些尷尬,不知該如何言語。
“你原先在哪里,何時來這里賑災的?”袁紹又問道。
“我原先在涼州刺史府擔任長史,這些年里,因刺史重用,我先后在涼州內參與筑城之事,后來,華校尉來刺史府,找刺史要幾個懂得修筑的賢才,刺史不許....華君....”,李嚴遲疑了片刻,又說道:“后來,華君聽聞了我的才能,特意來找我,想讓我幫忙,我心想,災事要緊,不能讓百姓受苦,故而就趕來了....”
“其余事,都是華君所說的那樣,我來幫助災民,豈能要報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