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次前來呢,是有要事,想必你也有所聽聞,我要修運河,缺乏人力,準備從扶南那邊尋找人手,故而,可能有大批人力要通過交州,這件事,還望顧公能夠幫著看照....”
“不敢。”
顧雍話不多,卻表現出了對司徒應有的尊重,這一點,曹操就已經很是開心了,起碼比沮授那瘋老頭要好得多啊,兩人攀談了許久,曹操方才興致勃勃的問道:“顧公啊,交州內的情況,似乎與別處不同啊?”
顧雍看著他,皺著眉頭,開口說道:“司徒公不知,交州乃是在建寧末期方才出現的,這里原先是交趾郡,人數不到二十萬,處處都是山林猛獸...耕地更是稀少,百姓大多都是靠著打撈,捕獵為生...縣城也只有幾座,馳道更是別提,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的時候,這個時候,劉公趕到了這里...”
“趕到這里之后,他便制定了交州二十年之策,發動百姓,一同開墾,興農桑,故而,這里的耕地大多都是連在一起的,都是統一開墾出來的,他還修建了道路,以便交州與外交流,得知這里有特產的水果與草藥,他又鼓勵百姓大規模的耕種,還有漁業,乃至捕獵,紡織,冶鐵,他對各方面都做出了詳細的謀劃....”
“我接替劉公之后,只不過是按著劉公所留下的謀略,進行治理,有今日之盛世,因劉公之賢也。”
說起這些,顧雍的話也就變得多了,聽著他介紹這些情況,曹操也不由得心生敬意,他搖著頭,說道:“可惜,可惜啊,劉公若不是早早逝世...唉...”,曹操長嘆了一聲,他看著顧雍,又說道:“交州的情況如此好,劉公在天之靈,定然也是開心的,你也可以安心了..”
“司徒公,是要從扶南真臘找人手,是要找當地的百姓麼?”顧雍疑惑的問道,曹操點了點頭,說道:“自然如此。”,顧雍笑了笑,說道:“司徒公,這可不易啊,扶南與真臘,與熹平十六年合一,統稱為扶南國,以一賢才為國相,這位賢才,趕到扶南之后,也是如劉公一般,大興農桑,做水利,搞官學....”
“如今的扶南,人人皆言雅言,心懷天子,以漢人稱,若是司徒公要去抓他們,讓他們修運河...不易...”顧雍搖著頭。
曹操聽聞,皺了皺眉頭,不悅的說道:“蠻夷耳,何以自稱天子民眾?”
這話一出,顧雍的臉色頓時就有些不對了,皺著眉頭,站起身來,說道:“司徒公,那位賢才,是不會聽他人言語的,司徒公可得好好的勸說啊...我還有些事,便不再打擾了...”,顧雍說著,轉身便離去了,曹操有些茫然的看著他離去,自己哪里招惹到這家伙了??他莫不也是蠻夷出身???不對啊,聽聞他是大族出身的啊。
曹操琢磨著,索性也不理會他。
即刻啟程,前往扶南,走在道路上,曹操還在思索著,到底該如何,扶南早在熹平初年就已經歸效了大漢,當時廟堂就派出國相去管理,作為大漢的諸侯國,可是曹操沒有想到,扶南的情況會變成如此模樣,若是那里的百姓真的都變成了漢民,他如何能抓捕他們,只怕他提出要抓捕,扶南國相就要把自己趕出去罷。
未曾開化的蠻夷,跟通讀圣賢書的百姓,不是一回事,也不能同樣的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