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厚德殿里的天子,捧著手中的書,不由得吸了口冷氣,渾身都在微微顫抖著,面色復雜的抬起頭,看著面前傻笑著的華雄,劉熙沉默了。
“華叔父,這書...”
“這書就是我寫的,陛下若是不信,隨意提問,我都能講解出來!”華雄拍著自己的胸口,自豪的說著,劉熙嘴唇微微顫抖了片刻,他說道:“華叔父,這書是您寫的,朕絕對相信,只是...這書的名字,是否能改一下呢?”
“名字??”華雄有些疑惑,他低頭看了看劉熙手中的書,問道:“這個名字有什么不對之處麼?”
“這本書....叔父真的要喚作《華子圣典》?”
“是啊,有何不對呢?”
劉熙低頭看了看這本書,就在昨日,華雄派人獻上了一本書,至于厚德殿,說起來,劉熙還是有些好奇的,這位向來與眾不同的叔父,會寫個什么書呢?當他翻開書籍觀看之后,立刻就明白了,這是一本關于牲畜家禽的書,共分為七節,也是非常的通俗易懂,包括牧牛志,牧羊志,牧馬,豚,雞,鴨,犬。
看得出,華雄是用了心的,孝憲皇帝曾允諾他,若是華雄愿意,可以翻閱皇室藏書,所以當華雄前來借閱圖書的時候,劉熙也沒有阻攔,直接放行,他找了很多相關的農書,又親自在地方上與老農詢問,探查之類,耗費了近一年的時日,動用了整個太仆府的官吏們,華雄完成了這本著作。
這本著作,從各種牲畜的牧養,至于疾病,治療,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甚至還找到了不少的獸醫令,讓他們幫著修改,這本書是非常不錯的,在官學四起,尋常家庭也能漸漸識字的時候,這樣的書籍所能產生的影響自然是巨大的,很多人都認為,百姓是最擅長這些事情的,不必有人來教。
可是,在孝康皇帝之前,這些百姓的家里,別說是牛,就是連雞鴨也很少見,繁重的賦稅,壓得百姓們幾乎是抬不起頭來,他們全心忙于農耕,勉強能交上稅賦,自己能留多少,全都要看上天的,饑寒交迫,家畜的數量很少,一般都是在大戶人家,或者在廟堂的手里,農耕時節,亭里的官吏將耕牛統一分配,讓百姓暫時使用。
在那個時候,這些大漢最底層的官吏們,反而會迎來他們最為兇狠,最為傲然的時候,因為,百姓們都會求著他們使用耕牛,這就要看誰的禮物要更加豐厚了,若是你敢上奏縣衙,官吏們換了一茬,照樣也能以各種由頭,拖延時日,讓你跪在耕地前流淚,卻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
也是在孝康之時,有酷吏陽球,斬殺了近四百余地方官吏,全部都是因牲畜之事。
從那之后,天下人畏懼陽球之惡名,再不敢妄為,隨著各項仁政,百姓們漸漸的富裕起來,家里也有了各種的牲畜,偶爾也能吃的上肉食,這也是百姓們對孝康皇帝如此尊崇的原因了,不過,在牲畜疾病,還有如何正當喂食等等方面,還沒有出現過任何的書籍,大抵是名士們不大瞧得起這樣卑賤的行業罷。
華雄算是開了個頭,劉熙對此非常的開心。
唯獨讓劉熙茫然的,就是書籍的名字了....《華子圣典》,你自稱華子,倒也罷了,可是連圣你都敢用,這個字,在這個時代,所代表的只有那位教化天下的孔圣人,劉熙大概已經能想到,當百官們知曉書名之后,會是何等的憤怒,又會對華雄是如何的態度,華雄與他很是親近,他是看作長輩的。
他不想讓這位長輩被他人所欺。
“叔父,這本書寫的非常好,朕也定會全力印刷,頒布天下,不過,叔父啊,這名字,還是要改一改...”劉熙說著。
華雄也是點了點頭,若有所思的說道:“我知道,這個華子,的確是有些不合適,我也想過,要不直接叫華雄圣典,可是啊,我覺得,這樣有些自吹自擂的意思,故而就用了華子...”
劉熙只覺得自己腦殼有點疼,他揉了揉額頭,說道:“叔父,問題不是在這里,是在這個圣字上,這個字,不是輕易所能用的,只有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