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康八年
第二次的朝議正式召開。
大多數群臣心里都是格外緊張的,這一次的朝議,將會決定他們日后的地位,乃至所有的利益,奈何荀彧是個油鹽不進的,先前有幾個去賄賂他的傻子,如今正待在廷尉地牢,有腦子的人是不會如此去做的,且不提荀彧的個人道德,就是要送錢,莫非你覺得如今居于天下第一等世家的荀家家主會缺錢?
你得要送多少才能讓這樣的人心動呢?
有些人啊,真的不知道是如何混進廟堂之內的。
這次的朝議,距上次的朝議,已經是隔了數個月,在這個月內,隨著荀彧一一的接見眾人,大多人心里也就有了底數,明白自己是擔任什么職務的了,最先被大家確認的就是三令,荀彧,呂布,郭嘉,荀彧成為尚書令,掌握大局,大家能夠接受,呂布能夠成為中書令,負責朝議,大家也都沒有意見...
只是,郭嘉???
總感覺有什么混進了三令的行列里啊。
當然,沒有人不承認郭嘉的優秀,大漢第一位四科全才,就是擔任尚書令,也是綽綽有余,奈何啊,他就是有兩點致命的缺點,首先呢,這個人太浪,浪蕩不羈,嗜酒服散,目無眾人,無比倨傲,這是第一點,也是眾人覺得他不適合擔任要位的原因,至于第二點嘛。
他是王節信的弟子!!
正是這兩個致命的缺點,讓郭嘉成為侍中令這個傳聞變得很有爭議性。
讓這廝來監察百官,要是服了散胡亂抓人怎么辦?
不過,荀彧似乎已經下了決心,要讓他來擔任,那就沒有辦法了,眾人也就只能認了這個侍中令。
其次呢,就是一些重要的位置上的官吏了,吏府仆射乃是孫權,這一點讓很多向往這個職位的人感到了不滿,他們做夢都想要得到這個位置,到了最后,竟然是這個長著胡人面相的家伙得到了這個位置,憑什么呢?因為他的阿父乃是太尉麼??
諸多對孫權不利的傳聞在雒陽內外傳播著。
不過,沒有人敢當面對他不敬,當孫權出現了皇宮門口的時候,那些正在腹議著他的臣子們,都是笑呵呵的前往拜見他,他們的升遷罷免,都在孫權的手里,比起荀彧,這些人甚至更忌憚孫權,面對這突然的熱情,孫權倍感不適,說起來,也是這些人想多了。
哪怕作為吏府仆射,他也沒有直接罷免官吏,任免官吏的權力,這權力,只有天子才有,他不過是統計眾人的政績,進行合理的提拔或者罷免,而這些還都要先上奏天子,經過侍中臺的審核,才能下達,眾人的熱情,對他來說是多余的。
對于他們的寒暄問候,孫權表達的并沒有太熱情,只是回了禮,便退到了一旁,也不理會這些人,這使得眾人心里都有些惱怒,也不肯拉下臉繼續去跟他言語,只能在心里咒罵他幾聲,方才散去,孫權平靜的看著他們,他心里當然明白,他放棄了一個能夠交好群臣的機會。
不過,如今的時代,不同于往常了。
時代已經變了,這不是誰在廟堂里的好友最多,誰就能發達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