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不明白,荀令公為何要如此做呢?我一直覺得,荀令公是廟堂之忠臣,無人可比,我實在是想不出,為何要做出違背天子的事情呢?”
諸葛亮疑惑的問道。
荀彧搖了搖頭,“你莫非就看不出均田會帶來多少的弊端麼?”
“自然能看出,可是陛下決意要施行,為人臣,我就定會幫著陛下去施行,弊端,我會自己去完善的,再多的弊端,也定能改善過來...哪怕耗費我這一生,我也會將他完成,且不留禍患...”,諸葛亮眼里透露出一種強烈的自信,看向了荀彧。
“荀令公可知,你這些日子的安排,或許都是無用功,陛下可一言而否...甚至,廟堂審核的時候,天子就可以強勢的將土地法跳出來,讓我重新擬定...”
“我知道。”
“故而,我希望荀令公能夠助我,我們一同完善均田之制,對國對民,都是有益的。”
荀彧再次搖著頭,“我老了...”
“可是你還是做出了一個能夠改善均田弊端的制度,可以看出,荀令公寶刀未老,才能還是廟堂一絕。”,諸葛亮認真的說道。
“我與你不同...孔明啊..你是個忠臣,奈何,你效忠的只是天子,你能為天子效死,我是不懷疑的,可是啊,老夫效忠的是大漢,什么對大漢有利,老夫與你一樣,縱然拼死,也會去完成的...若是老夫的死,能換來大漢的未來,老夫死而無憾也。”
荀彧起身,顫顫巍巍的看著一旁的諸葛亮,“好了,別想了,趕緊去厚德殿,將老夫的所作所為都告知陛下罷了...詵兒!”,荀詵急忙走了過來,扶著年邁的父親,緩緩離開了侍中臺,諸葛亮卻什么都沒有說,呆愣了許久,這才下令奴仆們將新律法裝進馬車內,趕往了皇宮。
當諸葛亮走進了厚德殿的時候,劉熙大笑著起身,問道:“律法已經編訂完了??”,諸葛亮點了點頭,正要開口,卻被劉熙熱情的牽著手,拉到了自己的面前,面向而坐,劉熙格外的欣喜,就好像去掉了身上的一塊巨石,顯得很是輕松。
“孔明啊,你可真是上天賜予朕的大賢啊...這些日子,實在是幸苦你了...”,劉熙說著,渾身都有些輕微的顫抖,有些失態,他實在是太激動了,律法包含大漢之內所有的事情,也限制住了所有人,給一切都定下了規則,哪怕他在就明日駕崩,大漢也能按著新律法的規定,有序的繼續發展。
律法里規定了繼承問題,帝王死后的廟堂執政問題,杜絕了類似從前的大將軍的出現,若繼承者年幼,則由三令共同執政,天子年滿十六后正式執政等等,甚至,均田之制,也能杜絕豪強的興起,有對于方士的規定,也能杜絕出現天書里的那種情況。
劉熙是說不出的激動。
諸葛亮看著面前方寸全亂的天子,有些言語甚至都不太忍心說出來了,可是,他又不能不說,他低著頭,壓低了聲音,無奈的說道:“陛下,出了些意外...”,他如實的說起了今日侍中臺的事情。
劉熙先是驚愕,隨后茫然,再是憤怒,當諸葛亮說完的時候,劉熙眼里的怒火即將噴射而出,握緊了雙拳,臉色陰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