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的口吃并沒有像馬均那樣隨著年紀的增加而好起來,感覺好似越來越嚴重,不過,他還是一點一點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這位是個實干派,哪怕是在寒冬,他都能四處來往,就是為了尋找如何改良一些土地,好在,經過了這段時日,在改良土地方面,他的確是有了些許的成果。
聽著鄧艾說完,諸葛亮不由得感慨道:“能夠改良土質,增加糧食的出產,這實在是一件天大的功勞啊,君之功勛,定上達天聽,忠烈堂內,少不了閣下的一席之位了...”
聽到自己的政策被諸葛亮所接納,鄧艾大喜,繼續說道:“希望廟堂能夠資助我繼.續行此事...”
“可!”
諸葛亮干凈利落的答應了他,隨后看向了孫權,鄧艾算是給眾人開了個不錯的頭,孫權看起來胸有成竹,不假思索的說起了今年乃至上個月在吏治方面的成果,又繼續說道:“吏府之所能,選賢舉能,可對于遷貶,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故而臣以為,對于不同的官職,對于不同的官吏,立下一個標準,或者盈,或平,或不盈。”
諸葛亮認真的聽著,直到孫權說完,這才開心的表示,要為孫權請賞。
連續兩個人的成功,或許是給與了不少人足夠的壓力,眾人一一說著自己的目標,對于各方面的提議,其中有優秀的,自然也有一些不足的,對于那些提出了不錯建議的人,諸葛亮一一稱贊,并為其請賞,對于那些未能有什么好建議的人,諸葛亮也是嚴厲的表示,下次若還是這樣,仆射的位置就不要再想繼續坐了。
這句話,實在是將眾人都嚇住了,他們都沒有想到,一向平易近人,待人以寬的諸葛令公,竟還有如此強勢的一面,對于堂堂仆射,甚至都有廢除的意思,諸葛亮向來是說到做到的,眾人也沒有覺得他是在恐嚇自己,只能說,一時間,不少人都是急得滿頭大汗。
自從新官制之后,他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這樣的危急時日了,走出尚書臺的時候,他們面面相覷,也說不出抱怨之言,心里竟還有懷念起荀令公來,荀令公雖說不怎么會給與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可是也不會將他們趕上這樣的困境啊。
沒有辦法,想要保住位置,就得不斷的立功,無功便是過,唉,眾人此刻方才驚醒,真正的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看來,諸葛令公當政之后,這廟堂也不好混了啊,那些庸碌之徒,甚至是收成之人,只怕都要被諸葛亮強勢的趕出廟堂中樞,給有才能的人讓出位置。
不過,他真的不害怕自己的這種舉動會引起天子的忌憚麼?廢除仆射,自己來舉薦安排,這妥妥就是權臣之所為啊,等了許久,也不見天子有責罰的意思,有心人也就絕望了,如此過去了幾個月,諸葛亮還真的廢除了三位仆射,這又使得廟堂群臣震驚不已。
有幾位左丞上奏天子,彈劾諸葛亮,這奏表進了厚德殿,再也沒有任何的消息,天子未曾搭理。
如此,時間也就來到了延康十六年之末。
皇宮之內,劉熙神色惶恐,在厚德殿內不斷的徘徊,走上一段時日,便忍不住的伸出頭來,想要聽聽門外的聲音,所有人都被他趕了出去,今日乃是皇后的臨盆之日,或許說,昨日夜里開始,皇后便是準備要臨盆了,奈何,一直熬到了如今,也沒有任何的消息。
自從國丈逝世之后,皇后日漸的虛弱,太醫們對皇后的臨盆之事,極為的擔憂,最為害怕的,還是劉熙,劉熙昨日在東宮之外站了一夜,也沒有等到任何的結果,隨后在厚德殿內等待,天子忽就大發雷霆,將殿內眾人都趕了出去,自己卻是在厚德殿內踱步,雙手一直都在顫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