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方的戰事,如火如荼,可是這并沒有妨礙到廟堂內的各項政策,正如諸葛亮所說的,空虛的國庫能夠通過對外轉移經濟壓力,能夠承擔一系列的開支,大漢的各項技術在此刻都是發展到了頂峰,對外輸出這樣低廉而又精致的商品,直接就擊潰了如貴霜等國的本土貨物。
而貴霜的高種姓貴族又是不愿意從商的,他們只要那些奢侈,能代表自己品味的商品,至于本土出產的那些,則是不被他們放在眼里,而當大漢商賈大量的通過大漢的紙幣進行貿易的時候,的確是能夠大規模的進行經濟掠奪,通過必需貨物甚至能夠控制住一些邦國之脈門。
坐在尚書臺內,諸葛亮便是在查看地方所上奏的關于塞外之輿圖,在大漢的賀,新,寧三州之外,乃是一個天寒地凍的世界,同樣的,根據來往的商賈,乃至常常出外巡邏的士卒探查,在這些地區,也有很多土地肥沃,適合耕作的區域,只是荒蕪了許久而已。
在對于東北方的戰事上,諸葛亮態度很堅決,他非常的贊同,全力的支持天子的征伐,群臣心里還是有些意見的,雖說他們也都看不起塞外諸邦,認為自從鮮卑大敗之后,大漢在塞外就不會遇到什么敵人,可是對于戰事,他們都是厭惡痛恨的,尤其是這樣無端的挑起戰亂。
因為興起戰事,對國庫,對周圍的百姓,壓迫便是不小,至于那些不毛之地,拿來又有什么用呢?
在尚書臺內,諸葛亮看著輿圖,一旁則是坐著仲長統,兩個人的關系并不算太親密,仲長統心里也有些納悶,這位諸葛令公早些時日將自己叫過來,這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時辰,他還是一言不發,就盯著那些輿圖,他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啊?
仲長統皺著眉頭,哪怕在三令面前,他也不拘束,一盞又一盞的喝著茶水,偶爾還會哼著曲子,悠閑愜意,又過去了片刻,諸葛亮這才抬起頭來,認真的說道:“公理啊,你來看看,寧州北方的這幾個郡縣,能征發多少的人力?”
仲長統湊了過來,順著諸葛亮的指尖看了過去,不假思索的說道:“上高郡青壯能征發一萬人,若是再多,只怕就要嚴重耽誤農忙,至于絡郡與中平郡,稍微好一些,按著令公的想法,這些地區是能征發四萬人的...”,諸葛亮哦了一聲,便繼續看了下去。
在這個時候,仲長統大概是想明白諸葛令公想要做什么了,他也認真的附身看著,忽然問道:“諸葛令公是想要在寧州與塞外邊境修建城墻?”
面對仲長統的詢問,諸葛亮搖了搖頭,沒有回答,思索了片刻,方才叫來了一位官吏,吩咐道:“派兩個人,一個去工府,將馬公這里來,另外一個去請少府的劉公!”,官吏答應了,匆匆忙忙的離開了,仲長統疑惑的皺著眉頭,他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呢?
不久之后,劉巴與馬均前后趕到,劉巴看起來面色不太好,這段時日內,他實在太過與勞累,好在海外府與西州源源不斷的將財富輸入大漢的國庫,劉巴整日都是在忙著協調各地的市場,這是一個前人未曾到達過的領域,作為初次探索者,勞累是必然的,做什么事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現了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