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耀趕到了塞外之后,一切都又不同了,袁耀親自前往各地,狠狠懲治了一番不作為的,怠慢政事的官吏們,同時又提拔了一些勤勉好進的賢才,同時,在走訪了諸多地區之后,為了打消這些地區的遷徙民對官吏們的畏懼,他還親自提拔了出身遷徙民的三老,里監門這類的最底層官吏,也是大多使用本土居民。
他大量的扶持此處的官學,甚至還親自下地,告知耕作的諸多辦法,可以說,在趕到了此處后的整整兩個月,他未曾休歇過一日,他或許沒有諸葛令公那般的才能,可是他要比諸葛令公更加的年輕,他能經得起折騰,在如此忙碌了兩個月之后,塞外之吏治,可謂是煥然一新。
他平日里對于此地民眾是非常溫和的,并且要求官吏們也不能無端的斥責他們,他要在此處施行懷柔之策,在親自帶著人清理了地面上的積雪,并將廟堂的資助帶給了這些人的家里的時候,那些充滿了仇恨的眼神也就消散了很多,不過,還是有些不少懷疑的目光。
這些人給我們吃食,莫不是還要我們去勞作不成?
在隨后,袁耀又找來了一批的醫師,為那些受傷之人免費療傷,又令袁家送來一批御寒用的棉衣,分別贈送與這里的百姓,按理來說,世家大族冒然的進行這樣公然收買民心的舉動,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做不好便會引起廟堂的猜忌,可是無論袁尚,還是袁席,都不曾反對他這般的行為。
到建寧二十一年的秋季的時候,塞外終于長出了第一批的糧食,看著那些百姓們興高采烈的模樣,袁耀帶著他們,舉行了一場熱鬧的聚會,大家一同吃著肉,這些百姓來自五湖四海,有的來自于海外,有的來自于當地,有的來自于貴霜,還有來自中原的囚徒,各種各樣的人,卻是被袁耀緊緊攢了一起。
看著他們各式各樣的舞蹈,聽著各種各樣的歌曲,袁耀終于是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甚至,塞外出現了有塞外民主動前來入住的事情,對于這第一批前來入住的人,袁耀也是拿出了最高的善意,給與糧食,以及御寒的衣物,算是千金買馬骨。
回到了簡陋的書房,袁耀寫起了自己的家書,他每個月都會寫上一篇。
“耀問阿母毋恙?兄長將我送別之后,我來到這塞外也已經有了三個多月的時日,經過孩兒這三個月的忙碌,塞外的百姓其樂融融,雖說不得富裕,卻已經沒有人凍死,沒有人餓死,他們也不像當初那般的仇視大漢的官吏了,在四天前,還有百姓給我送了一頭羊,我沒能推辭掉,便邀請這一戶人來到縣衙,眾人一同進食...”
“孩兒很是想念阿母...這些年里,無論是在海外,還是在塞外,我都沒有忤逆阿父的教誨,我未曾有過畏懼,心懷善念,幫助了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我不曾欺負任何一個人,也做到了正直公正,不曾區別對待他人...唯獨阿父所交代的照顧好阿母之事,孩兒未能完成...”
“請恕孩兒不孝,未能陪伴在阿母的身邊...孩兒忙完此處的事情,等塞外稍微安穩了下來,便即刻去見阿母...請阿母勿要擔憂,孩兒不敢使阿父蒙羞。”
....
同年,八月
潁川井出雙龍,只見兩黃龍騰飛而去,片刻之后,便是天昏地暗。
就在諸葛亮坐在書房內,忙碌著要事的時候,忽有人言語,有客前來拜訪,諸葛亮遲疑了片刻,他是不大想要接客的,天子執意要征伐貴霜,這些日子里,諸葛亮的目光放在了西北的涼西之地,當然,涼州如今已經被分成了涼州與雍州,至于西州,則是被分為了西廷州與永州,準確的來說,如今西北地區是有著四個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