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廟堂也迎來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問題,下一任的中書令,該讓誰人來擔任?
坐在厚德殿內,天子閉著雙眼,垂著頭,好似是是在休歇,可是站在他面前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卻是明白,天子只是在思考罷了,1就在不久之前,天子將他們兩人請了過來,詢問他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誰人可以擔任中書令?
諸葛亮并沒有回答,他只是思索了片刻,方才搖著頭說道:“臣愚鈍,此事只能聽陛下之令。”
而司馬懿與他不同,卻是給出了一個人選,他說道:“監察府之仆射,張君,為人剛烈,品性端正,或是適合擔任中書令。”
聽完他們的言語,天子也沒有開口,只是閉著雙眼,思索了起來。
他心里其實早就有了人選,這次將兩人叫來,不過是想看看他們的心思罷了,諸葛亮沒有回答,因為他明白,中書令這個位置,必須要由天子的心腹來擔任,否則,很容易就造成朝議的混亂,甚至中書令還可能會駁回天子的政令,不予通過。
故而,他沒有開口,因為他不知道,廟堂中誰人,才能被天子視為心腹。
至于司馬懿,他舉薦了張飛,目的也很簡單,張飛雖公正剛烈,為人也有膽魄,可他未必就能與諸葛亮,司馬懿兩人作對,他沒有外戚的身份,也不是世家出身,與這兩人對壘,怕是要被徹底的愚弄,聽完兩人的言語,劉熙心里便已經猜測出了大概。
或許,這就是年邁天子的實力,年紀越來越大,身子也愈發的疲乏,可是,他變得越來越老辣,無數的經驗沉淀出了為君者的智慧,他緩緩睜開了雙眼,說道:“朕以為,議郎劉懿,出身宗室,為人聰慧,道德端正,倒是個不錯的人選,你們覺得呢?”
“這...他會不會年輕了一些?”,諸葛亮開口問道,司馬懿在得知天子的心思之后,卻是閉口不談,劉熙明白諸葛亮在擔心什么,搖了搖頭,說道:“這廝雖年輕,可沒有什么年輕人的急躁...再說了,不是還有你們兩位么?他若是做的不對,你們也可以幫著糾正啊...”
“謹喏!”
送走了兩位老臣,劉熙平靜的臉上,忽然便多了幾分殺意。
或許,當自己離開的時候,也要將他一同帶走了,留下他,始終會是一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