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竟是信了這些鬼話,在陪同貴霜王進行了一場宴會之后,諸葛亮這才告辭離去,至于貴霜王,依舊還是留在了自己的王宮內,漢軍果然沒有處置他。
回到了營帳內,諸葛亮腦海里卻一直都是那些燃燒中的房屋,以及關羽送來的書信,那個寧死不屈的貴霜老將。
諸葛亮越想越是難以平復心情,忽然起身,點了蠟,他便坐在案前,迅速的書寫了起來。
“延康二十三年八月,貴霜王歸降,貴霜覆滅,臣為陛下奏.....”,他迅速的書寫了這次戰爭的主要經過,以及一些有趣的細節,將戰爭從頭到尾的講解了一遍之后,他方才繼續寫道:“然而,我尚且還是很多沒有想明白的地方,我聽聞,有十萬戰車,數百位悍將,疆域超過八十個縣城的國家,可以算的上是強大的國家...”
“可是如今,貴霜有著近二十萬的士卒,士卒們并不像我們認為的那么懦弱,也有死戰之人,多次與南北軍交手,甚至還擊退了南軍,他們有著上千的將領,其中不乏努夏這類的帥才,他們的縣城也早已超過八十座,擁有著六州之地...”
“而他們的土地肥沃,莊稼多熟,百姓也很少挨餓,就是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為何會如此迅速的覆滅呢?我認為,這都是因他并不是真的強大,真正強大的國家,應該是有著奮發圖強的天子,有著勤勉不怠的群臣,有著忠君愛國的百姓...一個國家的強大與否,不應該是在他的領土,軍械,士卒的數量,而是取決于,這片國土上生活著的人。”
劉熙坐在厚德殿內,看著手中這封奏表,認真的讀著:“故而,臣冒死上奏陛下,固內以興社稷....”,劉熙瞇著雙眼,臉上滿是笑容,這是諸葛亮派人送來的上奏,其中介紹了戰斗的經過,以及他最后對于貴霜的理解,看來,貴霜的覆滅,給與諸葛亮很大的沖擊。
放下了手中的奏表,劉熙同樣也是思索了起來,貴霜這個帝國,實在是爛到了骨子里,君王與地方的關系格外的惡劣,君王手里的常備軍還不如地方之軍,也不發軍餉,使得這些常備軍無奈的賣掉了自己的軍械為生,在官吏制度上,更是如此,廟堂群臣,對于君王壓根就沒有任何的限制。
使得像韋蘇提婆這樣的人上位之后,便將一個龐大的帝國折騰成了如此模樣。
劉熙當然明白,這上奏并不是寫給自己的,他將上奏收了起來,這才看向了一旁的司馬仲達,司馬仲達在內政方面,的確是不遜色于諸葛亮的,在諸葛亮離開之后,他便整日在厚德殿內,陪同著天子,處理各地的奏表,他做的非常的不錯,井井有條。
雖說他上任之后,并沒有如同諸葛亮那般大刀闊斧的進行政策改動,他只是維持了原先的政策,可這三年的成效竟是要比諸葛亮時期還要多一些,劉熙等待了片刻,看到司馬懿忙完了手中的事情,劉熙這才走上前去,拍了拍司馬懿的肩膀,便讓他跟著自己離開了厚德殿。
兩人來到了瓊苑,最近的天氣有些酷熱,天子常常在此處吃茶休歇,司馬懿也是時常就被他叫去,兩人坐在一起,早有黃門準備了兩盞茶,齊悅站在不遠處,劉熙與司馬懿走了下來,各自坐下,劉熙這才問道:“最近,仲長統與龐統,走的是不是有些太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