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大家對提純工藝不熟練,速度比較慢的緣故。
岑程觀摩完提純的過程之后,覺得,覺得這工藝還可以改進。
隨著推提純工藝的改進和大家熟練度的提升,以后這鹽的產量十倍、二十倍乃至更多的提升都不再是夢。
當然,隨著產量的提升,收購價格也會下降,但當產量足夠多的時候,價格下降也不會影響老百姓的收益。
第一批純鹽出來后,岑程寫了封奏折,讓人快馬加鞭的送到京城,交給皇帝。
奏折上說,他需要在沿海組建一支千人的護鹽隊。
同時需要皇帝將本地產鹽的收入給他留兩成,當做建護鹽隊和縣城的其他建設的一應開資,比如在各鎮建官學等等。
這兩成的收益保持三年即可,三年之后本縣只需留下一成收益。
嘉和帝接到奏折之后,略一沉吟,就答應了。
若宴海鹽的產量真能增長十倍乃至二十倍,即便給宴海留下兩成收益,產量也比以前翻了無數倍,他沒有理由不答應。
看樣子把岑程派到這里去當縣令,還真是派對了。
一個多月之后,岑程在宴海就樹立起了絕對的威信,不論他頒布什么命令,下面的人立即就會去執行。
制鹽的事暫時解決之后,岑程的目光又放到捕撈上。
宴海現在的人還少,隨著這里不斷的富裕,外面涌進來的人口肯定會越來越多。
屆時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制鹽,一座城池想百業興盛,需要合理分工,海里其他資源自然也不能浪費。
他準備親自去周邊的海域和島上看看,先把這周邊幾百里的行情摸清楚,才好有下一步的動作。
他是個雷厲風行的人,過完中秋,八月十六,就帶了八個人,駕船出了海。
因為想查清周邊數百海域的具體情況,他在海水呆了五日,直到八月二十一才返航。
船走了一半的時候,海面上突然飄來一個浮物,他一開始沒有注意。
熟悉海面的舵手卻很快發現那是一具浮尸,并報給了岑程。
“浮尸?靠上去看看。”岑程一怔,立即讓舵手將船靠過去。
待船離那具浮尸只有十余米的時候,岑程已經看清楚,那人是仰躺在海面上的,肩膀上還插著一只斷箭。
隨著雙方距離的不斷拉近,等那張臉映入他眼簾的時候,岑程的呼吸不由一滯。
他微吸了口氣,穩了穩心神:“快,把人撈上來。”
兩個熟悉水性的舵手跳了下去,將那具肩上插著根斷箭,雙目緊閉,如同睡著了一般、不知到底是尸體還是活人的人推了過了。
等到了船邊,船上的人一起伸手將其拉了上來。
人被撈上來之后,大家伙這才看清這是個很美麗的年輕女子,肩上插著一根只剩八九寸長,卻足有兩指粗的箭尾的斷箭。
她雙目緊閉,面色蒼白,也不知是死是活。
岑程瞧著她這模樣,伸手微顫的手,往她鼻間探了探,手掌觸及之處,一片冰涼,也察覺不到任何呼吸。
死了?岑程只覺得腦子嗡的一聲,變得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