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顧汐寧有沒有能耐教好這些孩子,嗯,她沒去邊關之前,就能將京都的一眾紈绔治理的服服帖帖,何況是現在。
唯一的問題是,顧氏族學招收學生的數量有限,第一批學生只招五百人,武科三百,文科兩百。
而整個奉安城符合條件的學生起碼按萬計。
為此,自從招生告示布發出來之后,無數家長都在找門路,探關系,希望能為自家孩子爭到一個入學的名額。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覺得顧氏族學的招生方式很符合自己需求的家長對此趁之若鶩。
但一些與顧家不睦的人,又或是刻板守舊的老派文人,在聽到顧氏族學的招生標準之后,卻忍不住嗤之以鼻。
他們認為顧氏族學這樣不分人品好賴,不論出身,亂招一氣的行為,必然會成為教育界的恥辱。
還有很多人認為是顧汐寧怕自己的族學開張之后,招不到學生,丟大了臉,才搞出這些噱頭。
還有一些立場中立的有識之士,尤其是一些寒門出來的學子,在聽說了顧氏族學的招生標準之后,忍不住默默的在心里給顧汐寧點了個贊。
不管是修文還是偃武,都是件十分耗費錢財的事。
一個普通的家庭,想培養出一個文科進士或者武科進士,哪怕竭盡全家之力也不一定辦得到。
顧氏族學推出為最優秀的學生免除學費和生活費,以及獎學金這一系列的錯舉,就等于給那些有天賦,卻沒有經濟條件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改變人生和門庭的機會。
不說外面這些人的心事,但說顧汐寧,她將招生告示貼出去之后,就開始給一些關系不錯親朋好友發請帖。
顧氏族學想一炮而紅,開張這一天就一定要辦得熱熱鬧鬧。
時間很快就到了十月二十,顧汐寧將族學的三個大門都打開,一門用來迎客,另兩個門用來招生。
顧汐寧一共發出去了四十多份請帖,可到了十月二十這一日,來的人比她發出的請帖足足多出了一倍余。
在朝一半的官員幾乎都前來為她捧場,因來的客人超出了預期,族學里安頓不下這么多人,顧汐寧只能將族學周邊的幾個茶樓酒樓都包了下來待客。
除了來的客人超出了預期,族學東西兩個招生的大門前,排隊應試的學生也多的有些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顧汐寧在每個大門前分別設有六個測試點,文科生分兩級測試,五科班分為四級測試。
可排隊的每支隊伍不下于三百人,兩個門所有排隊的學生超過三千。
顧氏族學最終卻只錄取五百人,許多排在后面的人生怕自己失去應試機會,等了片刻,心境失衡之下就開始鬧起事來。
一開始只有小部分人吵鬧,可隨著這種情緒擴散,加入的人越來越多,你拉我扯之下,很快發展成混戰。
“所有企圖插隊或企圖制造混亂的人,一律取消應試資格。”眼看著場面就失控的時候,一聲冷喝傳進在場所有人的耳中。
扯鬧中的人被喝得心頭一顫,下意識的尋聲望去,入目之處是兩張能讓小兒啼哭的冷臉,大家渾身一個激靈,立即醒過神來,場面頓時變得安靜如雞。
出聲的人是灰狼和灰鷹,他們倆今天的任務就是維持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