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放在港島,日銷量十萬份是一流報紙了,港島才幾百萬人,這幾百萬里還有不少人是文盲呢。
畢竟港島的人口絕大部分都是內地逃難涌去的。
島國不一樣,一億多人口,目前這社會環境教育水平也不差,日銷十萬份……很一般。
就說一個,哪怕到了21世紀10年代中期,那都是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遍地走的年代了,島國幾個頂尖報社,如讀賣、朝日、每日等報社,日銷量強的還有一千萬份,弱一些二三百萬份。
互聯網和智能手機沖擊下,最吊的日銷量近千萬份。
這就別提1986年了。
在島國一份報社,日銷不破百萬,根本都不起眼。福山勝平之前工作的金川報社集團,他們最大的一份席卷全島國的報紙,平均日銷都在五百萬份以上。
那才是島國一流報社集團。
趙學延覺得,自己策劃了這么多大新聞,第一天免費,第二天只要可以延續精彩,說不定就能把日銷量沖擊到近百萬、破百萬了……
比如,他第一天播報采訪某個被阿兵目前犯的島國青年,采訪對方家庭現狀、犯事阿兵現狀。
下一天繼續追著這個事情報道,看了第一集的島國人,難道不想看第二集?第二集收費……報紙多便宜啊。
第三集第四集呢?
再說,被禁播時的某斷腿青年,只是阿兵和島國軍民魚水情里,被折騰禍害的一個目標,他手里還掌握著幾十個被禍害欺壓的島國人消息、阿美利不家大兵消息。
就這么一些事連續報道,足以分成好多集,比抄長篇小說還精彩。
若他短短時間把電視臺搞起來,報社也一下子日銷翻十倍,或更多。
現在市值一億多港幣的落櫻傳媒,那得翻多少倍?
這比喇叭搶劫三合會都賺太多倍了!就是老李那貨在港島各種折騰地產,又要多久才能賺這么多?
“好心好意”創造發明了公攤……這黑的也有限啊。
突然的,有人電視欄目卡住不讓播?這不是斷人財路么。
也就趙博士脾氣好、度量大,否則早就搞大事了。
吐槽后掛了電話,趙學延想了想,打算起身去報社看看,喇叭那撲街做事還有點靠譜,買的報社不算大,可地點就在文京區,距離電視臺也不太遠,開車十來分鐘就到。
…………
下午一點多。
新宿區寫字樓工作的市川翔太,剛把電話打通就開口道,“鈴木桑,我想加持一些新港映畫的股票,不知道……”
他都沒說完,對面的鈴木就深吸一口氣,“我也想買啊市川桑,這幾天新港映畫的股票本來就在漲,只是波動不大,放在大牛市里也就不起眼。”
“可中午12點半之后,那只股票到現在比起三天前,已經翻倍了,還在快速增長,現在多得是人持有股票還在觀望。”
“你想買,沒那么容易。”
市川翔太傻眼了,“翻倍了??”
有一說一,趙學延從小股東數里買股票,對股價影響不大,在市場里掃貨,唐牛也在市場里掃貨,足以讓原本很一般甚至小垃圾的股票,漲一波。
無非是,那漲幅和其他股票對比,不起眼。
別忘了82到87年短短時間,日經指數漲了三倍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