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方面很快就有最新的情況了,給油價沖高回落找到了原因,石油減產協議談判由于墨西歌的反對,沒能達成最終協議。
歐佩克與俄啰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初步達成減產協議,即從5月1日起,日均原油產量削減1000萬桶。首輪減產時間為期兩個月,但前提條件在于協議能否全面生效取決于墨西歌是否同意分配的減產額度。
墨西歌這里又出了點幺蛾子,這對市場而言是一個很不好的信號,北美三大股指期貨開始出現轉跌。
不過就在晚上,二十國集團能源部長會議發表聲明,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維持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之間的平衡。
顯然在是出來給市場提振信心,真的被折騰怕了,就怕市場反手就死給你看。
但發表的這份聲明只是跳出來喊了幾嗓子有的沒的,并沒有承諾采取削減石油產量的具體步驟。
顯然,只有全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原油需求才能提升上來。同時說服更多非歐佩克產油國參與減產,使得各方意見盡快達成一致,油價才可能會出現大幅回升。
油價產期低位徘徊,主要產油國的日子都不好過,老美、毛熊、狗大戶這些都難受。
大家都損失慘重,實在有點扛不住了。
上個月歐佩克和俄啰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國之間的談判破裂,沒能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加上受到y情沖擊全球經濟,石油需求遭受重創。
在這樣的背景下,紗特和俄啰斯紛紛宣布增產,以爭奪市場份額,逐漸演變成愈演愈烈的原油價格大漲,讓原油市場供需的基本面嚴重失衡。
此外,全球原油儲備空間也已經趨近飽和,進一步壓縮原油需求,加大油價下行壓力。
油價長期在每桶2030美元之間徘徊,這種情況之下,各大主要產油國都承受著壓力,紗特的石油層淺、易開采,成本在10美元以下,顯著低于俄啰斯的每桶不到20美元和北美的4050美元。
但對于能源產業收入占比超過三分之二的紗特而言,要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價格戰終究是下下策,非長久之計,這也是目前這輪減產協議談判當中,紗特有意愿好好談談的重要原因。
至于俄啰斯方面也一樣好不到哪里去,油價因素已經使其石油天然氣收入比預計減少近3萬億盧布,今年前兩個月,俄啰斯的預算赤字激增,為此不得不動用儲備金以應對財政困境。
老美就不用說了。
大家都在虧,誰賺了
答案當然是石油消費國了
但讓市場擔心的地方在于老美對參與減產的態度有些曖昧。
一方面,老美內部希望參與減產和反對參與減產的呼聲都不弱,另一方面其反托拉斯法禁止北美生產商簽署任何產量協議,北美對各州的石油公司管理能力也有限,難以強制要求美企石油減產。
而如果老美不參與減產協議,那么俄啰斯、紗特等國所擔心的被頁巖油擠占市場的問題依然存在,各方的博弈仍然在繼續。